服裝業:把“國美模式”有效嫁接渠道管理
經營服裝和經營電器,哪個行業會更難些?
“我心太粗,布料、季節性等問題讓我頭疼,我干不了。而電器,大家都要用,風險也不大,作為當時的幾大件,電器比較昂貴,也不會很快淘汰,比較定型,我做起來比較合適。”對于黃光裕來說,顯然服裝行業曾讓他更發愁。
事實上,17歲的黃光裕“北漂”到北京,他就通過廣州的關系,要來了差不多價值15萬左右的衣服,他決定做一個服裝銷售商。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黃光裕每天就做幾單生意,掙幾十塊錢。他的衣服遠不如想象的好賣,甚至還出現了積壓。
2004年,黃光裕35歲,離他在京城開出第一家服裝店17年,做了一年不太如意“服裝買賣”轉入電器行業的黃光裕以資產105億元一躍成為《2004胡潤百富榜》中國首富。
由于在電器行業發展順風順水,黃光裕開始成為中國商界的標桿人物,此后他還以140億的身價蟬聯《2005胡潤百富榜》榜首,并以430億元財富第三次當選《2008胡潤百富榜》中國首富。
一波三折 國美兵敗服裝業
雖然曾兵敗服裝,風光無限的黃光裕和他的國美并不甘心放棄擁有13億人口市場“永不過時的產業”——服裝業。
“中國服裝產業需要一個品牌集聚的舞臺。”在電器連鎖大鱷黃光裕的計劃里,“鵬潤國際時尚交易中心”就是一個服裝品牌的大舞臺。
根據規劃,“鵬潤國際時尚交易中心”擁有總建筑面積12000平米的國際匯展中心,可容納近千個展位,配有國際會議廳、商務中心、發布中心、新聞中心、休閑沙龍等;近四千平米開敞式無柱展廳,在當時國內服裝專業市場中獨一無二。
據當時項目內部人士透露,該項目還未正式登堂入市,就有上千家經營者、投資客對項目表現出強烈的承租意向。
“‘鵬潤國際時尚交易中心’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關注和青睞,不僅僅因為其為黃光裕投資的項目,更重要的是因為該項目在硬件、軟件等各個方面都是一次顛覆傳統服裝零售的升級革命。”卓越服飾總裁趙萍表示,國美和投資者想將“鵬潤國際時尚交易中心”打造成中國最高端的、最專業的服裝、時尚產品旗艦展示中心和全球服裝時尚品牌采購基地。
據其計劃,在“鵬潤國際時尚交易中心”的帶動下,“鵬潤國際”五年內將在全國百萬人口中心城市建立鵬潤連鎖商業網絡,逐步形成分銷一條龍、渠道成門戶的覆蓋網。
國美大舉進軍時尚服裝產業,確實很有可能給中國服裝產業的流通領域帶來一次革命性發展,但能否夠達到預期效果,卻有待時間去驗證。
然而,2008年11月17日,黃光裕以“內幕交易罪”被帶走羈押。之后,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黃光裕構成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三罪并罰執行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6億元,沒收個人財產2億元。二審維持原判。
這似乎大大影響了“鵬潤國際時尚交易中心”項目的建設進度。
在2012年第一場雪過后,一度盛傳“將被海航收購”的“鵬潤國際時尚交易中心”所在的國美商都城市綜合體依舊在寒風中落寞的矗立著。有記者走訪發現其西南側的外墻裝飾部分工程尚未完工。
事實上,國美似乎也不想一直坐等服裝商業項目緩慢發展,它急于在服裝產業上找到突破口,這次它看上了利潤可觀的體育戶外服裝行業。
中國產業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銷售額早已超過1000億元,2010年-2013年,體育行業年復合增長率有望保持在20%以上。“以kappa為例,該品牌的凈利潤在30%左右,國美轉向體育市場完全是出于利潤的考慮。”服裝品牌專家楊大筠表示,與電器產品微薄的利潤相比,服飾產品的毛利率較高。
2010年,國美成立了“國美銳動”公司,正式進軍體育戶外服裝市場。2010年4月16,“國美銳動”第一家店——萬泉河店開始試營業。
憑借銷售電器所建立的渠道和物流優勢,“國美銳動”的成功似乎指日可待。
對于國內零散的戶外主流終端渠道來說,連鎖帶來的速度和效率是不言而喻的。當時,國美電器在全國約有1300-1500家門店。如果“國美銳動”運營模式能夠很快成熟的話,那么借助國美電器開設的店中店將會很快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
2011年1月18日,“國美銳動”正式更名為“國美體育”,黃氏家族黃秀紅在新聞發布會高調宣布“未來5年,‘國美體育’計劃在全國建立百家大型門店,把‘國美體育’逐步打造成與國美電器同具影響力的大型專業連鎖企業。”
“國美體育”最初為自己確立了良好的愿景,希望依靠由超級大店、電子商務、目錄直郵組成的模式,借助國美的會員和物流資源,以及依靠國美電器開設的“國美體育”店中店,在服裝產業這塊大蛋糕上“咬上一口”。
國美擁有豐富的零售經驗,所以自認為在服裝行業復制另一個國美電器也許不是一件難事。但事實上,他們低估了這件情的難度。
“隔行如隔山,以電器零售為支柱的國美,涉足體育用品零售業,并非易事。”在開店之初,就有不少服裝業內人士并不看好“國美體育”。
不幸被人言中。
2011年9月底,“國美體育”朝陽路店在虧損狀態下運營一年后暫停營業。而3個月之后,僅存的另外一家門店也難逃厄運,關門了事。不僅沒有完成去年年初公布的開店目標,反而僅有的兩家店面也相繼停業。
“出現這樣的結果并不是很意外,國美對于服裝這個行業的認識不足。”對于“國美體育”經營不到一年便開始出現門店萎縮的情況,資深品牌營銷專家張明泉表示,國美的優勢在于終端網點資源優勢,但是其在體育用品等服飾的渠道資源“等于零”。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