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國際縫機城 打造世界“縫谷”
東陽國際縫機城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是東陽市政府全力打造的縫機、縫配產業的重要專業市場。
東陽國際縫機城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項目,是東陽市政府全力打造的縫機、縫配產業的重要專業市場。近年來,縫機行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等連帶影響,波動不斷,處于一個亟待整合、發展的大趨勢當中。在這個時刻,東陽國際縫機城的建成被行業、政府寄予了很大期望。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何燁在接受《服裝時報》記者采訪時談到:“東陽雖然不是生產基地,但卻是重要的貿易集散地,在目前這樣一個比較高的市場起點建設東陽國際縫機城是比較有前瞻性和積極意義的,它對于提升國產縫機、縫配產品質量、提升品牌、拓展市場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何燁對東陽國際縫機城的發展充滿期待。依托東陽這個最大的零配件集散地,輻射全國、全球市場,未來還可以拓展產品鏈上下游市場,期望能夠找到內生的動力使市場做起來。此外,何燁也對縫機市場提出了一些建議:想要從原有的傳統市場脫離出來,需要定位高端,做主流品牌,講究品質;縫機市場的功能要全面,貿易方面的物流等配套服務功能要跟上;同時,還可以從行業的角度定期組織一些專業性活動,使其成為一個行業資源積聚與互動的綜合性平臺。
商貿新星 定位明晰
東陽國際縫機城位于浙江省東陽市白云商貿區世貿大道,總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超16萬平方米,包括三幢5層交易中心和一幢17層進出口貿易配套商務樓,投資額逾9億元,市場共設置2000多個展銷鋪位,500余個停車位。
作為政府重點扶植項目,東陽經濟開發區白云商貿園區管理委員會市場發展局副局長孫曉明向《服裝時報》記者介紹:“白云商貿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規劃了三個園區分別為小商品、服裝和西城工業園區。近年來,義烏商貿發展越來越繁榮,白云商貿區又比鄰義烏。因此,2007年東陽市政府提出‘商貿新市’的政策,與義烏錯位發展。白云商貿區作為主戰場,整體定位為連接義烏、承接義烏商貿輻射,結合東陽本土特色,以原有產業基礎錯位發展商貿活動,并進行轉型升級。”孫曉明還表示,物流、休閑娛樂等生活類設施會應市場而生,但是高檔賓館、交通汽車站等還需要政府扶植。目前,沿世貿大道有已開業的世貿君瀾酒店、在建的元疆——天域超五星酒店等。在交通方面,已經打通市區內17條公交專線為白云商貿區服務,每天有100多班次車輛經過商貿區。此外還有東陽長途客運站正在建設中,占地面積達5.4萬平方米。同時,近26.7萬平方米的倉儲物流“東陽綜合物流園”也在規劃當中。可以說,白云商貿區已經形成專業市場圈、酒店服務圈和汽車商貿圈,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東陽國際縫機城地處白云商貿區中心位置,自然備受矚目。東陽國際縫機城董事長袁梅君介紹說:“東陽國際縫機城定位于打造全球市場,通過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的資源整合及提升來實現‘世界縫谷’的愿景。同時我們希望能夠為合作伙伴提供一個更高水平、更科技化、更國際化的平臺,來成就每一個人的夢想。”袁梅君還表示,東陽國際縫機城沖破傳統縫配市場的經營觀念和模式,在全面升級的基礎上,打造一個新型縫制機械專業市場,從單一縫配產品的經銷,逐步向整機、零配件、輔料全產業鏈升級,并向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建設、縫制機械信息中心等全方位轉換,最終發展為縫機、縫配產業中心。從全球縫機、縫配集散中心這個定位到世界縫制設備硅谷這個新定位的提出,拓寬了產業格局、適應了產業發展方向、明確了行業發展的具體道路,對東陽國際縫機城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意義。
資源整合 市場提升
東陽國際縫機城于2011年12月19日開業,會聚了縫機、縫配眾多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到目前為止,市場10萬平方米的經營場館已完成招商6.5萬平方米。其中一樓整機館,共計經營戶58戶,經營面積19500平方米,中捷、杰克、寶石、衣拿、銀箭、日本重機、大和等整機知名品牌應有盡有;二樓至四樓為縫配館,當前經營戶共計210戶,經營面積46000平方米,縫配品類齊全。值得一提的是,四樓C館由深圳縫機協會整體入駐,這對鞏固東陽國際縫機城市場的龍頭地位,起到了錦上添花作用。蔡杰飛縫配、金城企業、永發縫配、華飛縫配、金鑫縫配、振華總匯等知名企業攜手打造全球最大的縫配集散中心;五樓是規劃中的縫機縫配相關的高端產品和軟件集成展示中心。配套的進出口商務樓已有近60戶國外采購商相繼入駐。
深圳縫制設備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新典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先鋒告訴《服裝時報》記者:“深圳縫機協會已經入駐東陽國際縫機城16家企業,預計后期會增加到20家企業。”談及為何選擇東陽這個市場,魏先鋒認為:“廣州、東莞、福建也有縫紉機城,但是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沒有東陽縫紉機城資源好。東陽的30年縫機歷史是無可比擬的優勢條件,這里可以成為一個資源平臺,各個品牌和經營者可以通過這一平臺進行資源共享、資源整合,以達到共贏。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市場收集和采集縫機相關數據并整合起來反饋給研發部門,為在企業研發方面給予一定指導,這樣做不僅可以降低內耗,還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來提升品質、提高質量和產能。我們也可將這里作為一個貿易總部,將這種新的合作模式復制到更多的城市去。此外,縫機是一個比較繁雜的行業,需要多方的互補互助,乃至客戶資源共享。借助東陽國際縫機城這一平臺,可以一同為國內外的客戶提供一站式完整服務,這樣可以帶動行業進行資源整合,提高產值、產能,同時聚集更好的技術與人才,使縫配行業向更科技化、數據化發展。”
縫制機械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在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僅靠一個企業或一個市場,是勢單力薄的。袁梅君對《服裝時報》記者表示:“東陽國際縫機城以資源整合尤其是借助政府這一黃金資源為綱,在發展方向上正確規劃,在產業政策上科學籌劃,在具體舉措上精心謀劃,跳出傳統縫配產業經營的圈子,以信息化、科技化、國際化的發展眼光和新思路,共同打造東陽繼木雕、建筑、影視等產業之后的又一張金名片。依托80%全國交易市場份額、30年行業市場龍頭地位的深厚積淀,致力于打造放眼全球、立足東陽、面向未來的縫制設備及其零配件產業集科研、生產、銷售一體化的‘世界縫谷’。”談到如何實現這一遠大目標,袁梅君表示很有信心,“東陽國際縫機城依托東陽市的產業基礎,集合全國的經營戶,已經占據國內市場的領頭羊地位。同時受到義烏國際貿易實驗區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際商貿合作也開展到了東陽,開拓全球市場的道路也會越走越寬廣。未來我們還將在提升管理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努力,并依靠電子商務平臺等宣傳推廣品牌影響力,將服裝行業的上下游產業緊密連接起來。東陽國際縫機城還會不斷的投入人力、資金來完善市場配套設施及生活服務,更大限度地為經營者謀福利。”
世界縫谷 國際視野
作為東陽乃至全國升級版現代化專業縫機、縫配市場,東陽國際縫機城除了配套有整機、零配件等一站式采購業態外,還將打造全球化縫制設備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引進縫制設備生產企業,建設縫機、縫配科研基地和縫制機械信息中心,把東陽國際縫機城打造成集聚縫配集散之都、縫機展銷之城、縫智薈萃之地的“世界縫谷”。
東陽國際縫機城總經理方正向《服裝時報》記者介紹了“縫谷”的來歷:“‘世界縫谷’借鑒了‘美國硅谷’的概念,意為世界縫制設備的‘硅谷’,是一個以交易驅動生產、研發并融為一體的高端縫制設備及其零配件產業集群基地。為了實現這一企業愿景,我們將通過努力,把東陽國際縫機城打造成為縫制設備世界頂級市場。現在,我們正在實現以下三個轉變:一是從做產品向做產業、再向做產業鏈整合轉變;二是從做量級向做質級、再向做智慧級提升轉變;三是從做銷售向做產銷、再向研產銷一體轉變。在具體的實施步驟上采取三步走戰略:第一步,三年實現行業航母市場;第二步,用兩年實現智慧市場,再用五年基本成型世界縫谷。這就是我們東陽國際縫機城的夢想,我們相信視野有多大,我們的事業就有多大。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就沒有不可能。”
方正告訴《服裝時報》記者,東陽國際縫機城將通過系列活動,為市場經營戶與服裝企業的直接對接牽線搭橋,并組織分銷商與市場經營戶進行廣泛接觸,開設電子商務平臺,不斷拓寬市場經營渠道,為全體經營戶的生意繁榮全方位地做好市場推廣活動,把東陽縫機城建設成為引領縫制機械設備制造、營銷、研發融為一體的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