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杰克:信息化改造提升企業競爭力
“2011年度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排頭兵工業企業首位”的榮譽來之不易,但讓新杰克人更為自豪的是新杰克公司的信息化改造工程。
正是憑借以信息化為改造手段,全方位地對企業管理、技術、營銷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創新,使得新杰克不斷高速發展,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屹立于世界縫制機械市場。
新杰克是如何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本文作者將與廣大讀者細細分享新杰克的點滴成功之道。
不久前,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杰克”)榮獲了2011年度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排頭兵工業企業首位的榮譽。面對這一榮譽,新杰克公司方面對各界的支持表示感恩的同時,也總結了其中經驗。其中,一直以來新杰克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是其認為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因素。
從2000年開始,新杰克就將信息化建設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決策。多年來,新杰克相繼投入4000多萬元不斷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作為“中國輕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新杰克目前已實現了集ERP、HR、PDM、CAM、CRM、SCM等系統全面整合,最終實現了管理信息的綜合集成、共享,為加快企業的自主創新、促進產品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和品牌美譽度、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斷提升了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
信息化創新管理手段
新杰克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辦公自動化、生產過程信息化和內部資源整合的實質是新杰克全方位的管理變革和創新活動。
辦公自動化系統奠扁平化管理基礎
為了加強部門與部門、員工與領導之間的溝通,提高工作效率,節省辦公費用,2001年新杰克引進了OA(辦公自動化)系統,實現了網上辦公。以往文件、資料、通知等打印后,還需要電話或派人通知,但新杰克實施了OA系統后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文件、資料及通知的傳達都在網上完成,當年即為新杰克節省辦公費達100余萬元。
近幾年來,語音會議、視頻會議等也在新杰克逐步推廣應用,尤其應用于新杰克中國總部與德國子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流,發揮中德公司之間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提高了辦公自動化的效率和質量。
辦公自動化的推廣為新杰克的扁平化管理奠定了基礎,改變了傳統的垂直型信息傳遞方式,增強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可知性、可調性、有序性。
生產過程信息化實現“精細化”管理
“要想成功實現企業信息化,必須要改變傳統生產和管理模式”,多年前新杰克就對組織架構進行重組和對業務流程重新梳理,使企業的運作和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和系統化。
MRP–II(制造資源信息化)系統促進生產流程標準化
2002年,新杰克投入700多萬元實施MRP–II,對企業的各種制造資源和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實行合理有效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把生產、財務、銷售、工程技術和采購等各子系統集成為一個一體化的系統,完成了從用戶訂貨到生產計劃、作業下達、質量控制、執行反饋、裝配入庫,實現以生產為主線的全過程管理。這一改進加強了新杰克的生產控制,使生產流程標準化,降低了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達到既能連續均衡生產,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物品的庫存量,同時還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例如:生產計劃部門原有計劃人員10人,作一次計劃大約需要7天,而現在的計劃人員是2人,作一次計劃只需半小時。
POS倉庫管理系統優化物流作業,提高物流運轉效率
倉儲管理作為物流各環節的接合部,涉及入庫、分揀、在庫、盤點、出庫、補貨等各方面,包括物品種類數量用途、儲存位置、庫存狀況等信息,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因此,新杰克通過自動化的信息系統———POS倉庫管理系統,在公司內部統一商品編碼、統一進貨渠道。當供貨商將貨物運到新杰克之后,就貼上唯一識別的標簽,POS倉庫管理系統通過數據通信技術、條形碼技術、掃描技術實現產品的入庫,使采集的數據自動導入標準化數據庫。同時,采用的條形碼技術(Bar—Code)提高了信息采集效率和準確性。
倉儲信息網絡化,減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整個物流的速度和準確度,這已經成為新杰克提高企業物流運轉效率的非常必要的手段。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