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鞋企觸網電商,路在何方?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雙城記》開篇寫到,“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當下,東莞鞋業,大致如此。
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沖擊下,“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用工荒”,“訂單荒”等名詞逐一出現,令企業聞之色變,世界鞋業工廠——東莞,似乎走到了鞋業發展的盡頭。與之相反,2011年我國鞋類銷售總量達22.57億雙,越居世界首位。龐大的內銷市場,蘊含無限商機。
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外銷不暢,這讓一向以代工為主的東莞鞋企瞄上了內銷市場。然而,沒品牌,沒渠道,如何進入國內市場?21世紀是電子商務的時代。于是,在不放棄常規渠道之下,越來越多的東莞鞋企轉戰互聯網,希冀電子商務能助其打開國內市場。
東莞鞋業現狀:
錯誤理解 不知何為電子商務 據調查顯示,東莞擁有鞋業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近萬家。其中,超過7層擁有自己的網站,這些鞋企老板都稱已涉足電子商務。然而,其中具有電子商務功能(如商品訂購、網上交易)的不足百家。
何為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指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方式,在買賣雙方不謀面的情況下,所進行的商務貿易活動。既是商務貿易,就必然需要產生交易。而當前大多數東莞鞋企所謂的電子商務,僅僅只是一個企業網站,一個對公司、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宣傳的平臺。
夾縫中求生存 難敵電商大佬
當然,還有一部分企業確是經營著自己的電子商務,然而,日子過得并不輕松。據悉,目前電商市場份額超過94%已被排名前十的電商企業占領,這意味著中小電商只剩不足6%的市場份額。這對于涉足電子商務不久的東莞鞋企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那么,東莞鞋企是否依然需要進軍電子商務?東莞鞋業電子商務之路又在何方?這需要我們靜心思索。
觸網電商 路在何方?
嚴控網絡定價權 線上線下共同發展
電子商務作為切入國內市場的一種手段,即使競爭激烈,也好過以實體店的形式進入。所以,我們需要思考的只是如何在激烈的電子商務市場中求得生存。
定價權是一個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的根本。代工時代,由于各種原因,定價權一直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東莞鞋業可謂吃盡苦頭。如今,內銷時代的到來,讓東莞鞋業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定價權,東莞鞋企必須牢牢把握這次機會。
相對于實體經營,電子商務一直以價格取勝,然而,大打網絡價格戰顯然會嚴重損害品牌形象。國內著名運動品牌商李寧、匹克的做法值得借鑒:勞控網絡定價,新品保證三個月內100%和線下同步價格;嚴禁線上過分打折,損害實體店利益。
目前東莞鞋在國內市場實體店不多,但東莞鞋業遍及國內市場只是時間問題。此時,網絡定價太低,無異于自斷去路。唯有嚴格把控定價權,才能線上線下共同發展。
差異化營銷 實現后發先至
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今天,競爭也越來越越激烈。為避開同質化競爭,一些企業開始進行差異化營銷,吸引客戶群體。所謂差異化營銷,即你的產品或你的服務有與別人不同的地方,且別人不能輕易的模仿。如淘寶商城品牌麥包包,把定制產品的功能加入到網站中,讓消費者自己選擇喜愛的產品,根據產品的訂單安排生產,不但實現了產品的零庫存,還增加了自己品牌的知名度。
對于東莞鞋企也是一樣。從產品到服務,從營銷到競爭,如果你的電子商務沒有獨特之處,就只能與大量的競爭對手進行同質化競爭,況且東莞鞋業的電子商務競爭力與成熟的泉州、溫州等地的品牌競爭力差距還很大。
因此,差異化營銷對于東莞鞋業成功進軍國內電子商務至關重要。雖然,東莞品牌與泉州、溫州等地在國內的品牌競爭力不可同日而語,但通過差異化營銷避開其品牌鋒芒(如強化東莞制造優勢),尋找到特定人群,后發先至也并非不可能。
強化制造優勢 引入專業電商團隊
作為全球鞋業代工廠,NIKE、ADIDAS、GUCCI等中高端品牌鞋在東莞都有代工廠,“東莞制造”實力毋庸置疑。同時,由于初次觸網電商,東莞鞋業電子商務之路并不順暢。筆者建議,與其糾結于薄弱環節,何不強化制造優勢,引入專業電商團隊。
東莞鞋業一直難以轉型成功,關鍵是企業還在用代工的思想去做內銷。同樣,鞋企觸網電商,也是由于思維方式出了問題,而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并獲得成功的企業實屬鳳毛麟角。究其原因,則是傳統鞋企專注于鞋類生產技術,而非電子商務。
在專業的電子商務領域,如淘寶、凡客、世界鞋網等,它們知道客戶的需求在哪里,并且能夠集中所有精力去搭建一個平臺,去尋找目標受眾。而傳統鞋企顯然無法做到。
既然如此,鞋業企業何不繼續專注于鞋類技術,強化制造優勢,引入專業電商團隊助其攻城掠地。當時機成熟之時,再逐步打造自己的電商團隊。
小結
電子商務讓多少企業成功轉型,又讓多少企業無處嘆息。東莞鞋企觸網電商時間并不長,遭遇挫折也在預料之內。風雨之后,方能見到彩虹。在未來的日子里,東莞鞋業電子商務必將走出自己的“莞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