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鞋服企業如何提煉品牌差異點?
近年來,泉州鞋服品牌營銷渠道規模不斷擴張,借助各大體育賽事、影視明星等營銷手法強勢推廣,不斷刷新銷售記錄,實現了幾何極的增長。擴張的背后,產品同質化的現象日趨嚴峻。本期精英會邀請寶峰時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國內事業部總經理鄭郭璋、福建諾奇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中心副總監張愛玲、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市場總監楊飛等業內人士共同探討。
觀點一:建立核心品牌文化
鄭郭璋指出,避免同質化的競爭,首先就要在建立品牌的核心價值上下工夫。“優秀的品牌文化能夠根植消費者的內心,為品牌帶來感性價值,促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良性的互動關系。”他說,“寶峰在這幾年來,通過與NBA賽事,法國fashion TV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合作,不斷提升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
“不同的品牌都在爭先恐后地展開攻勢,都想在不同類別消費者的心目中烙下印記。”楊飛認為,面臨鞋服產品同質化的環境,只有集中資源在某一類別的消費者中,將自己的品牌與他們的某一類消費需求相匹配,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品牌在如此嘈雜的市場環境中,搶占到消費者的心志資源,也才可以真正存活下來。
觀點二:占據細分專業市場
張愛玲認為,市場在這種不斷的細分中急速擴張。要針對不斷細分化的消費需求,鞋服企業實施多品牌經營可以實現對消費需求的有效“占位”。
她說,消費需求的細分化是消費者成熟的表現,同時也是鞋服行業競爭激烈的表現,為了找到更多的賣點,挖掘更大的藍海,鞋服企業不得不在眾多的品牌和概念中去提煉差異點,并且力圖將這種差異點深深地烙印在消費者心目中。
楊飛認為:“一方面,成人運動鞋服將會更加細分,更加專業。比如說運動鞋,以往是一雙鞋走遍天下,但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運動鞋會越來越專業,跑步就穿跑步鞋、登山就穿登山鞋、打網球就穿網球鞋……這對所有的運動品牌都是一個機會。二、三線品牌可以通過此類精準定位發展壯大,一線知名品牌可以借此推出衍生品牌。”
觀點三: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
“此外,本土運動品牌當下應該多做內功。首先,要加大產品的設計和研發。做到首先讓消費者覺得產品好看,與其他品牌有所區分,才能在眾多品牌中突圍出來。”鄭郭璋表示,通過數據顯示,顧客對消費運動品牌最關注的并不是價格,而是產品的功能和設計。
“對于運動品牌來講,在行業企業群整體競爭差異不是很突出情況下,大家要拼的不僅僅是品牌傳播,更要拼的是產品的實力,加大研發投入,尤其是運動品牌可嘗試功能系列化產品,針對不同的運動項目,以功能為核心進行相應的系列產品開發,做到讓消費者在進行不同運動時選擇相應的運動產品。”楊飛說。
他建議,心中要有一顆變革的心,一顆勇敢的心,要敢于去做不同,要有創新,模仿是可以模仿的,比如在供應鏈的管理方面,成本的控制方面以及在產品研發方面都是可以模仿的,但是在整體營銷以及品牌塑造方面要找到自己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