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縫制設備實現泉州造字號
研發雙面無縫針織設備,為了打破國外品牌壟斷90%的市場;提高間隔織物十幾毫米厚度,與國際知名品牌在市場同臺競技。今年,泉州裝備制造業研發的新產品,大多把競爭目標瞄準國際巨頭的先進技術。
瞄準紡織設備高端化需求
直接編織成衣、削除邊角廢料的浪費,兼具貼體、吸濕、透氣特點,拿著一件無縫內衣,泉州凹凸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周先生介紹的是能夠生產這種無縫內衣的新型無縫針織設備。
“從前無縫針織技術主要用在襪子生產,生產設備的研發也集中在這一方面,現在無縫針織設備正向外衣、運動裝、泳裝等方向發展,特別是無縫內衣在未來五年內將成為無縫針織技術的主流產品。”而生產這種內衣的無縫針織設備,正是該公司研發團隊目前主攻的方向。
這樣的例子,今年在我市裝備制造行業頻繁出現,雙面電腦提花移圈無縫內衣機、數控多梳櫛間隔織物經編機、數控狹縫式熱熔膠涂布復合機……我市多個項目入圍2012年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精密化、智能化是泉企躋身戰略性新興產業培植項目的秘訣。
“產品的優勢就在十幾毫米間。”看到間隔織物在醫療、服裝服飾、汽車內飾、工業過濾等領域有廣泛的用途,匯成針織將技術力量投入“數控多梳櫛間隔織物經編機”研發中。“國內大部分經編機只能生產厚度為2—20毫米間隔織物,服裝、醫療等產品生產企業為了打開出口市場,只能采購性能和價格均在高位的國外設備。”匯成針織技術負責人傅先生認為,國產設備能達到國外產品水平,就能占領不小的市場。
與國際知名品牌同臺競技
“市場銷售價為45萬元人民幣,其價格與其他國產設備相當,僅僅是進口設備的50%左右。”無縫針織機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產品不僅僅有價格上的優勢,在我市今年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扶持企業的報告中,眾多企業提到希望依靠新型設備,“打破國外品牌產品一統天下的局面。”
比如在無縫針織設備領域,目前國內無縫機械設備處于起步階段,意大利圣東尼公司占到無縫針織機世界占有率的90%,國內目前有一些企業開始研發無縫內衣針織機,但這些企業只能開發生產技術難度較低的單面無縫內衣針織機。周先生認為,大量企業在10%的市場空間里競爭,顯然不利于國產品牌生存發展。
同樣在經編機產業,德國生產的間隔織物經編機也在國際高端市場上占主導地位,“新設備生產間隔織物的厚度可達30毫米,但與國外高端設備生產65毫米厚度三維立體間隔織物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匯成針織技術人員說,新設備可以滿足目前市場的需求,在爭奪國內市場中有一定優勢,接近或達到高端品牌的技術水平是研發的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