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鞋企廣交會尋求機遇 緊盯新興市場
在嚴峻外貿形勢下,許多企業主動將出口方向調轉到了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金額
本屆廣交會上,309家參展川企組成的四川交易團共成交68794.99萬美元,比上屆僅下降0.76%亮點。
四川醫藥產品的成交增長26.9%,與紡織服裝等傳統出口產品成交量下滑形成鮮明對比轉型。
在嚴峻外貿形勢下,川企加快轉型升級,每家品牌企業平均成交額達到了非品牌企業的6.2倍。
第11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4日落下帷幕,309家參展川企已相繼返回四川。據統計,本屆廣交會四川交易團共成交68794.99萬美元,比上屆下降0.76%。
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國際市場需求下滑,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國內成本持續增長,人民幣匯率再創新高……在外貿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參加這次廣交會的川企積極轉變產品結構,提升品牌知名度,主動將出口方向調轉到了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在“危機四伏”的廣交會中,尋找到了新機會。
采購商人數減少但成交量同比小幅上漲
“雖然比不上前幾年,但比去年的情況還是有所好轉。今年來的歐美采購商人數雖然下降了,但來的人都是真心想做訂單的。”相對于紡織出口企業的冷清局面,成都依百蘭鞋業公司的總經理吳夕帆顯得比較樂觀。他告訴了記者一組數據:采購商現場的詢盤量達到13%,成交量比去年也上漲了3%-5%,盡管漲幅不大,但仍可以反映出市場需求在緩慢回暖。
加快轉型升級做強品牌提高競爭力
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川企紛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
成都依百蘭鞋業公司總經理吳夕帆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已有10%的自有品牌,未來將加大自有品牌的占比;同時加大內銷的力度,以抵消外貿增長緩慢的損失。
一些傳統產業的公司,也正在積極研發新產品,以吸引客商的目光。這次展會上,九洲電器就帶來了新產品。“九洲每年科技研發投入資金占銷售收入的5%左右,在同行中算比較多的。”四川九洲電器集團國際市場部部長助理易繼春說,不斷推陳出新是傳統產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
據統計,本屆廣交會上,每家品牌企業平均獲得的訂單數是非品牌企業的3倍,平均成交額是非品牌企業的6.2倍。創新產品多、設計研發能力強的企業成交情況明顯好于其他企業。
“這次廣交會可以說是10年來最艱難的一年。參加這次廣交會的川企,可以說都在積極地危中尋機。”四川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王穎說,盡管進出口企業面臨著成本增加、市場轉移、外匯波動等影響,但她仍覺得參展川企信心滿滿,在積極轉型應對。
四川省商務廳相關人士也表示,將加強落實出口退稅等政策,為企業創造更好的出口環境。同時,相關部門也將重點從關注成交量到關注企業利潤,引導企業從單個出擊到行業抱團,穩定外貿出口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