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服裝營銷模式探析:線上線下的環境突變
2012年12月21日,盛傳的所謂世界末日,在各種好奇、調侃、戲謔聲中安然過去了。可是,對于服裝商業環境而言,2012年卻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這一年,中國服裝行業不得不面臨商業環境的重建與新生,傳統的商業環境被顛覆,越來越多的營銷方式和市場商機紛紛呈現。電商無疑拔得頭籌,成為渠道拓展的霸主。
網購:跨越式發展的新中堅
新聞回放
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截至2012年11月30日晚9點50分,其旗下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本年度突破10000億元。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國內電子商務平臺交易規模將超1.1萬億元。根據統計數據,2011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8.39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422億元,從這幾個數字計算,電商交易規模預計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
編輯點評
即將過去的2012年,上過電商網站、用過網購的人越來越多,而回顧2012年的電商業,競爭愈發慘烈,“每天都有人進場,也有人黯然離場”;另一方面,身處風口浪尖的電商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發力勢頭。
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時代。電子商務正以無法想象的力量,聚集著一切可能的資源,以獨特的節奏制約并變革著生產和消費方式。不進軍電子商務的大企業將失去未來,不考慮電子商務的小企業則沒有未來,“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的時代已經來臨。從PPG到VANCEL,電子商務有哪些成敗得失?從美邦“邦購”到ZARA上線,電商將怎樣重構價值鏈條?從B2B到B2C,電商將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跨界:快遞可以是電商電商也可以做快遞
新聞回放
2012年,網購“狂歡節”的興起,海量訂單的集中爆發,隨之而來的卻是不少網購消費者對快遞服務和效率頗有微詞。為解決電子商務的速度問題,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難題,使消費者有更靈活便利的選擇,2012年,電子商務企業與快遞企業也開始玩起了“跨界”。
首先是各大快遞企業接連宣布進軍電子商務行業,今年5月份,國內快遞巨頭順豐速運被曝將推電子商務平臺“順豐優選”,利用自身優勢快遞網絡實現快速送達。而后電子商務業的京東商城又宣布拿到了快遞牌照。
近日,國家郵政局信息顯示,在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核情況的公示里,蘇寧電器也現身其中。在這一年,電商“送快遞”,快遞“兼職”做網購,正成為現實,奇怪又不奇怪。
編輯點評
中國快遞業70%的快件來源于電商。電商的快速發展,帶動快遞服務業務呈井噴式發展,進軍快遞是電商大佬在爭奪市場主動權。電商擁有大量資金補給,可確保其自建物流的信息化發展。相反,物流快遞行業開創電商網站,卻不能發展成主營業務。當下,快遞業在做好自己的同時,逐漸實現信息化、機械化管理才是發展根本。而電商進軍快遞業務后,快遞在規定時間內“送到家”,將成為競爭點。
價格戰:8月“約架”“雙12”收官
新聞回放
2012年8月,發端于微博“約架”的一場史上最為高調、影響最廣泛的價格戰打響,迅速吸引消費者眼球。電商的價格戰其實貫穿了全年,年底“雙11”、“雙12”這些由淘寶造節、其他電商蹭節的“節日”成為促銷由頭,熱鬧非凡。
近日,電子商務網站的促銷備案被有關部門提上日程。專家表示,法案一旦實施,以促銷戰為主要營收驅動的國內電商明年在價格戰上可能會有所收斂。
編輯點評
經過2012年頻繁的價格大戰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有所下降,電商需回到挖掘老客戶潛力、提高客單價和復購率上來。未來1年內,電商促銷價格戰依然是主體,但效果會逐步下降。
隨著2012年電商價格戰的加劇,以及8月15日電商價格戰所反映出來的種種問題,管理部門也將通過更多的市場管理手段替代以往的行政管理手段,去規范市場。電商網站在進行價格促銷時,修改價格現象時常發生,甚至一些電商網站會雇傭大學實習生在價格戰時手動更改并上傳商品價格。也因此,業內經常發生一些商品0元或1元出售的“烏龍”事件。
但是,目前國內電商網站大多處于虧損階段,一些中小垂直電商為避稅,甚至無法提供商品票據,而即使是一些大型的家電類電商平臺,其“三包”服務也是由上游的家電廠商來直接提供。而促銷備案,又無疑將增加電商公司的種種手續和運營負擔,對目前以價格促銷為主要營收拉動,和用戶宣傳的國內電商造成打擊。
移動購物:網購也靠云計算
新聞回放
2012年,通過手機、IPAD等終端,隨時隨地消費的網購者越來越多。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為156.4億元,同比增長401.3%。手機淘寶2012年的訪問量增長了6.4倍;京東商城2012年移動端下載量超千萬,移動訂單量超總訂單量6%;當當網在上線手機當當網后僅半年,流量已經達到了總流量的20%。
支撐由此帶來巨大數據的是云計算平臺,將有望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和精準的服務。7月10日,天貓攜手阿里云推出了基于數據分享平臺戰略的“聚石塔”。而京東商城更是為此投入了40億元,在江蘇省宿遷等地,建立云計算中心。
編輯點評
盡管人們的預期很高,但零售商在應對消費者購物行為的轉變方面仍不知所措。由于移動購物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電子商務公司不知道該如何做,或如何來衡量成功。各種基于移動購物的測試十分普遍,但花了很多錢在短期看是不值得的,因為銷售額十分有限。如果零售商將智能手機轉變為有利因素,那么銷售額可能會增長。當然,與電子商務總量相比,移動購買份額太小了,但它正在快速成長,預計未來幾年將占據相當大的比重。
微營銷:發掘品牌傳播新途徑
新聞回放
從2011年開始,微博風潮彌漫各行各業,2012年微博遍地開花。不僅是個人注冊微博,企業也注冊微博。微博已成為老板和下屬,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很好的互動平臺。
據一份國外權威調查顯示,企業在獲得同等收益的情況下,對網絡營銷工具的投入,是普通營銷方式的1/10,而信息的到達速度,是普通營銷工具的5~8倍。對服裝企業而言,進軍網絡營銷的步伐稍晚,而這也恰恰說明網絡市場還是等待開發的一片藍海,誰先進入、周密策劃、先行搶占地盤,就會在行業競爭中贏得機遇、贏得市場。
編輯點評
近年來,服裝品牌企業承受這巨大壓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已經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服裝企業的營銷方式已悄然升級。
用心的企業利用微博,來告訴消費者如何消費。像是和朋友聊天那樣,輕松自在的氛圍和實用的建議,吸引到不少消費者粉絲,微博轉發量很高,良好的口碑一傳十、十傳百。口碑營銷、微博營銷,一箭雙雕。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