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附加值 意識決定運營成敗
如何改變中國的服裝行業大而不強這個局面?這是2013年最大的課題。擁有時尚話語權,是所有服裝行業人的共同期待,但服裝與其他商品不同,是屬于有較大附加值的產品,而在附加值中文化與服務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品牌與人文精神
上海有喜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浦在2012年服裝大會上說:“我們比傳統的企業更科技,比科技企業更人文,這是我們企業的一個主張。”趙浦認為,在服裝行業,大部分服裝行業老板有些強勢,老板會起到帶動企業快速發展作用。而上海有喜實業不是老板強勢的服裝企業,企業文化會比較寬松。“擁有這樣寬松文化的企業在中國孕婦裝行業里,在國內已經占到20%到30%的市場份額,未來有望占到60%。”趙浦認為在服裝行業,歐美時尚流行文化是主流,上海有喜實業將歐美的時尚文化與中國生育文化相結合設計出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孕婦裝。
另外,上海有喜實業非常關注公益事業,并且在文化上也有著自己獨到的作法。“在文化上我們做了很多工作。我們自己出了一本書,大概有3萬多冊,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我們把孩子在媽媽肚子里玩耍的情況,做了一個詮釋,還有孩子們在媽媽肚子里的彩色照片,特別有吸引力。我們把一本孕育生命的知識類的書,最后變成了暢銷書。
深圳市葉子服裝實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周勝則談到設計師品牌企業的思考,他說:“藝之卉是中國服裝業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師品牌之一。藝之卉多年一直堅持自己對女人的獨特闡述。同時藝之卉一直在考慮如何從一個設計師品牌變成一個傳播者。我們希望,設計能夠幫助人們提升生活質量。所以在藝之卉的運營系統里面,各種涵蓋設計內容的包括店面設計,更多的會用的一些自然的材料,力圖展現出當代東方文化,在表達的過程當中,藝之卉在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藝之卉還希望用現代的,而不是太多的傳統元素,來表達其設計,因為服裝設計畢竟是實用設計,但是希望能表達出東方的韻味。藝之卉希望這種文化的體現,能夠很自然的讓消費者接受。藝之卉一直倡導的品牌理念是:‘你的氣質可以閱讀’。”周勝闡述了藝之卉通過創意理念,通過服裝設計來表達時尚的藝術。藝之卉的服裝不僅僅只是穿著者的附屬品,更是著裝者氣質的表達,表達穿著者對于服裝內在的修養和品位。藝之卉一直推崇服裝對氣質的體現,希望通過服裝來挖掘穿著者內心深處的感觸,體現出人自身的文化氣質。“我們拍攝的畫面,產品的展現,更多的是和藝術家合作。在很多人眼中可能看上去是很簡單的東西,實際上能夠體現品牌背后的一種人文的主張。”周勝說。
藝之卉把品牌理念上升到企業理念,用設計改變生活。15年來,藝之卉一直堅持不懈前行,并將這種主張傳達給每一位消費者。“之所以提出設計改變生活,是因為藝之卉不希望藝術高高在上,而且希望藝術是能夠像陽光和空氣一樣,能夠讓大家感知到的。我們也知道只有藝術通過生活的媒介做載體的時候,才是有生命力的,我們希望藝之卉對藝術的理解能夠幫助我們的消費者。或者幫助消費者去提高生活品質,去體現我們的人文精神。”在談到文化對終端的影響時,周勝主張把終端作為一個一級媒體,變終端賣場媒體化和媒體傳播化,幫助消費者提升著裝素養。藝之卉會將終端賣場從咨詢角度,作為銷售整合的一個重要的媒體,并再次進行產品核心價值、資訊等互動式集中傳播。
服務與營銷
2012年服裝大會提出:服務是“連同產品一起出售的活動、利益及滿足感”,服務型企業的打造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是增加產品附加值、實現品牌差異化經營的必然選擇。這意味著企業要在以客戶為中心、發覺客戶潛在需求的同時,以全員服務鏈和全程化服務為支撐,建立一套良性運作并科學合理的服務運營系統,通過更多回報的消費體驗,樹立服務型品牌的口碑和形象。
知名評論人電視策劃人財經專欄作家石述思在談到服務時說:“對于企業來說,他的天職是通過為人民服務,得到贏利。但對于中國服裝業來說,現在的形式隨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不容樂觀,某種程度上,內憂外患,成本上升,外貿壓力增大,我們的利潤空間在哪里?我們如何完成在中國人進入從服裝年代過渡到時裝年代,其產業進行升級和結構調整,創造屬于中國的品牌,服務便成為重中之重。根據美國市場協會的定義,服務是用于出售產品或者連通產品一起出售得活動的利益或滿足感。這句話特別拗口,簡單說服務力是今天企業獲得競爭力的生命線,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的GE提出:服務導向比產品導向重要,GE將通用電器重點從賣產品轉向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石述思還談到服務是慢工,細工,持久工,對于快速增長的企業來說,放慢腳步完善服務,這才是未來最大的利潤增長點。
以體驗式營銷為特色的廣州流行美時尚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余德堅在談到流行美對于服務的經驗時這樣說:“我們認為營銷有三個緯度,一個就是態度,有人愿意買你這個品牌的產品。第二個是買得到,有廣大的渠道讓消費者買得到。第三個是分配價值,也就是說消費者買得起,即品牌的性價比。這三個緯度體現了,一個品牌當有人愿意買,而且買得到,同時買得起的時候,這個品牌就有公眾的商品價值了。我們一直圍繞這個價值去設置公司的部門,每年的9月到12月份,我們會到全國五大區去找調查樣本,得到消費者對流行美品牌的各種反饋,來指導流行美第二年的計劃制訂。”余德堅認為這就是“由市場做品牌,由銷售做渠道,由研發做性價比。”余德堅還談到,流行美還提出了一個服務價值理論:三分之一的產品,三分之一的服務和三分之一的心情。“我們的市場營銷是什么呢?女性到流行美店買了一個發卡,到了流行美任何一個店,都可以進行免費的整體的頭部以上的造型,并且造型不收費。當然第三次也是不收費,第四次也不收費,那么我們這種附加服務同時體現在產品的價值上。當消費者第三、第四次回來的時候,或許已經能夠實現二次產品的銷售。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