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縫紉機:蝶變再起舞
上世紀70年代,“蝴蝶牌”縫紉機作為結婚的主流配置“三轉一響”中的“一轉”曾經一機難求。在當時一臺蝴蝶牌縫紉機的價格高達150元,相當于一名普通工人4—5個月的工資。“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多少國人家庭就是伴隨在蝴蝶縫紉機那熟悉的踏板聲中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三年”。但隨著成衣市場的日臻成熟,老式的腳踩縫紉機逐漸淡出人們視野,一沉寂就是十多個年頭,幾乎在市場上銷聲匿跡,成為了老屋里的古董被塵封。
可誰又想到,近幾年,由于國際出口市場相對比較穩定,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DIY縫藝文化的興起等,個頭小“身材”輕便的電動縫紉機,再次走進居民家中,使用時放在桌上即可,不使用時可放入收納柜,不僅不占用家庭的空間,有的縫紉機還有電腦控制面板,針腳的距離可自動調節,高效便捷。曾有專家這樣形容,現代的縫紉機早已不再是過去縫縫補補的工具,而是成為了DIY者展示自己手藝的新玩具。家用縫紉機一時興起,成為全球不少愛好布藝女性的“居家必備品”。
有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家用縫紉機需求非常旺盛,全球每年大約有1000萬臺的家用縫紉機市場需求,其中美國占350萬臺,歐洲350萬臺,日本100萬臺,而中國市場只有15萬臺的需求,這也意味著家用縫紉機在我國市場的依舊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于是,蝴蝶縫紉機迅速轉型,從原價僅有100多元的老式踏板縫紉機,轉向外表時尚的家用電子縫紉機。蝴蝶縫紉機設計者們將它改裝成折疊型、迷你型等款式,裝上微型電動馬達,具有制作各種花式圖案,拷邊的功能,有的甚至涂上亮麗的色彩;售價從680至2000多元不等,面向各類人群;功能也從簡單的縫補轉向傻瓜化、電腦設計智能化;而價格,只有同功能國外品牌的一半。短短幾年間,蝴蝶品牌通過直營專賣店、經銷商代理、進駐家電超市,及在淘寶網等電子商務網站開設授權經銷店等手段積極開拓國內市場,2萬多臺的年銷量也超過老牌對手——兄弟中國。
就這樣,蝴蝶牌縫紉機這個似乎已被時代洪流淹沒的百年老品牌,不僅在國內重新啟程“翩翩起舞”,而且還在海外市場迎來了更大的舞臺。有數據顯示,2000年到2008年間, “蝴蝶”的海外年銷量約為44萬到近60萬臺。隨后,“蝴蝶”又將目光投向了更為高端的歐美工業縫紉市場,并一舉收購了德國專做工業用縫制設備及自動化縫紉裝置的上市公司杜克普。在國際市場上,蝴蝶牌縫紉機與美國勝家齊名,被列為世界上最好的兩款縫紉機械品牌。
毫無疑問,隨著國內縫藝文化的進一步普及,我國百姓離家用縫紉機回歸家庭的日子已經不再遙遠,相信“蝶變”后的“蝴蝶牌”縫紉機一定會“翩翩起舞”,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