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貨制成服企轉型新方向
服裝品牌的訂貨會一直被視為來年服裝市場行情的風向標,隨著服裝行業終端增速下滑,中國最大服裝集散地廣州流花服裝批發商圈2013年春夏季訂貨會數據引發各方關注。日前,記者走訪了解到,剛剛結束的各大服裝品牌明年春夏訂貨會均亮起“紅燈”,出貨量平均同比下降30%~40%;有的服裝品牌甚至取消訂貨,廠家備現貨分銷為代理商減壓。
“經濟低迷、國內外需求放緩,訂貨量就驟降,傳統的服裝代理分銷模式抗風險能力低,受到的沖擊最大。”著名時尚產業專家、比藍國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李凱洛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訂貨會數據是服裝企業業績的“晴雨表”,服裝批發品牌長期依賴的代理分銷模式明年將進入發展拐點,嚴峻的形勢倒逼服企轉型升級,加大投入研發高附加值新產品,服裝品牌將轉型到以品牌終端控制為導向,以單店業績為核心內容配貨制或買手訂貨制模式。
市場格局 訂貨會亮紅燈 代理制遇挫
“今年年初定生產計劃時就預計,明年春夏訂貨會不好過,但沒想到這么慘淡。”壹馬服裝批發廣場經營
品牌男裝的廣州銘門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岳龍表示,在剛剛結束的2013春夏訂貨會上,國內訂單量同比下降了30%~40%,外單也有20%的下降,往年春夏季要訂出50萬件,今年不到30萬件,出廠價格增長也不超3%,扣除人工、原材料增長幾乎沒利潤。在紅棉國際時裝城時尚女裝品牌“米莎”營運經理榮志強也表示,明年春夏訂貨會首輪訂貨量下降了15%,訂貨量不到2萬件。
“出貨量雖然下降,但出廠價格漲了,整體銷售將與去年持平。”榮志強指出,去年市場低迷時品牌就進行轉型升級,加大研發、設計投入,啟用高檔新面料,明年春夏裝將整體漲價10%以上。而記者走訪流花商圈多個服裝市場發現,除了個別新成立品牌的市場訂貨量微增外,大部分服裝品牌明年春夏訂貨量均同比下降二至三成。
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訂貨會危機,有些服裝品牌反其道而行,取消沿用多年的訂貨會模式,改用備現貨分銷。“備現貨廠家要承擔很大風險,我們目的就是要減輕代理商的壓力。”紅棉國際時裝城品牌男裝“后街男孩”負責人施曉明表示,經濟不好,代理分銷商信心不足,這個時候開訂貨會肯定不成功,等到明年開春開“現貨分銷會”,到時代理商就沒有那么保守。不過,施曉明承認,“現貨分銷”要有實力才能做到,除了要有多年市場經驗,并對代理商拿貨量有預判,自己還要有直營店,積壓庫存可以及時分銷;另外,還要有資金實力。“明年春夏裝至少要備貨90萬至110萬件。”施曉明表示,現在至少要備幾十萬件的面料,而現在布行是要現金拿貨的,加上成品堆放需要倉庫面積也增加幾倍,備現貨廠家要投入資金不少。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