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產業用紡織品市場趨勢解析
全球經濟復蘇仍在持續,但速度放緩。美國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年率上升2.2%,2011年上升1.8%。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小有增加離不開美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細分市場需求的節節攀升。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對美國的10個終端產品細分市場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2012年有8個細分市場的銷售實現個位數增長,這一情況在過去的2~3年中從未出現。終端產品的第9個細分市場,即美國輕型車輛市場,在2012年實現了兩位數的銷售增長。
在2012年,產業用紡織品的終端產品制造商一直努力將業務拓展到一種面向非織物的市場,一是為了增加自身收入,二是幫助自己拓展業務范圍。
1、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緩慢
全球產業用紡織品市場銷售在2012年增長了約2.5%,預計在2013年有望達到約2.7%~3%的銷售增長。
2013年全球產業用紡織品市場增長受制的主要原因是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上升不多,2012年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3.3%,預計2013年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3.6%。此外,歐洲的債務危機仍然是全球經濟恢復面臨的主要風險。
圖片說明: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在2013年將增長約2.1%,其在2012年增長了2%;發展中的亞洲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在2013年將達到7.2%,其在2012年為6.7%;歐元區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在2013年將增長0.2%,其在2012年下降了0.4%。
預計2013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將拉動世界各地許多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在2013年將增長約2.1%,其在2012年增長2%;發展中的亞洲(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在2013年將達到7.2%,其在2012年為6.7%;歐元區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在2013年將增長0.2%,其在2012年下降了0.4%。
圖片說明: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平均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4。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2。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10。香港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3。臺灣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4,反彈13點,恢復至正常狀態。
根據尼爾森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指出,全球消費者仍然對疲軟的勞動力市場、個人的財務狀況、信用緊縮,以及是否有能力購買他們想要的和需要的東西而憂心忡忡,但是亞太地區和中東例外。盡管如此,疲軟的經濟數據,亞洲制造業的放緩,持續的歐洲債務危機,以及政治不穩定的中東,再結合美國家庭支出的上升,已經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
由于歐元區危機的持續,2012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減弱。在之后的幾年里,歐洲經濟整體瀕臨衰退邊緣,其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中心。
從2002年到2012年,中國在這十年的時間里也經歷過國內生產總值最低的時候,估計201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8%。得出這一結論的部分原因在于,房地產泡沫破裂引發銀行對個人信貸的緊縮,這成為中國居民消費面臨的最大風險,外部需求的減弱反過來又將影響出口的需求。盡管面臨著經濟放緩帶來的困難,但從2012年四季度開始,中國的經濟活動有望因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審批速度的加快而加速。預計在2013年這種經濟上升勢頭將持續,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13年估計將達到約8.6%。
圖片說明:2012年美國的住宅建筑增加了14%,非住宅建筑增加了7%。
根據尼爾森2012年第三季度的調查報告顯示,有來自世界各地62%的消費者認為他們所在國家的經濟在衰退,其中一半的人相信這一衰退還將持續一年。這種情緒與尼爾森2011年第四季度的調查報告相比下降了64%。在世界的許多地方,相關的經濟狀況依然脆弱,這可能會限制2013年上半年消費者的信心和消費支出勢頭。
2、美國總體業務和銷售環境改善
許多行業的總體業務及銷售環境在2012年有所改善。美國許多傳統產業用紡織品市場的制造商的經營情況相比2011年有所好轉,尤其是海洋織物市場,2010年下降了7%,2011年增長了4%,2012年則增長了7%。
2012年與2011年相比,美國的住宅建筑增加了14%,非住宅建筑增加了7%。這些建筑的增加,使得遮陽篷、結構織物和土工合成材料的銷售增長前景較大。
在2012年,一些美國圖形織物市場終端產品制造商的銷售業績實現了個位數的增長,一些基本持平,還有一些經歷了銷售下滑。影響美國圖形織物銷售的原因,一個是大型零售商開始使用更便宜的原料做產品,結果終端產品(如橫幅)變得不能持久耐用。另一個則是更多的墨水、打印機和原材料(如乙烯基)供應商進入了織物印刷市場。
根據美國住宅建筑商重塑市場指數協會報告指出,消費者如今對自己的家園改造項目花費開始變得謹慎。2012年四季度的美國住宅建筑商重塑市場指數是55,是從2004年一季度至今以來的最高點。重塑行業從2009年開始有序地從低點恢復,然而重塑市場的復蘇,特別是大型項目的恢復,將繼續受制于信貸緊縮和較低評估。
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協會的報告指出,在2011年和2012年行業收益有小幅增長,但仍然缺乏深度開發:在2009年之前,終端產品制造商與供應商的訂單可以在6個月或以上。但在2011年,終端產品制造商傾向于訂單不超過1~2個月,避免超儲或缺貨,減少庫存空間占用,降低庫存總費用。
2012年美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銷售增長約2.0%,微高于2011年的1.5%。預測在2013年高溫加工產品(其中包括產業用紡織品)在美國的銷售同比將增長2%~3%。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