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3年中國服裝行業趨勢走向
2012年,中國服裝行業受到外需不振、內需增長趨緩、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等因素影響,進入調整轉型期,增速放緩,企業面臨緊迫壓力。但是,全行業通過努力,依然實現出口、內銷、生產、效益等主要指標的增長。
生產:總產量與2011年基本持平
2012年1~12月,規模以上企業(簡稱:規上企業)產量增速放緩,規模以下企業(簡稱:規下企業)產量有所減少,服裝總產量與2011年基本持平。東部地區增速較慢,中西部地區增速較快,東北三省快速增長,產業呈現出由東部逐漸向其他地區轉移的趨勢
。
產量與2011年基本持平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12月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267.28億件,同比增長6.20%。其中梭織服裝135.10億件,針織服裝132.19億件,分別比2011年同期增長7.73%和4.68%,產量增速漸緩。
同時,根據中國服裝協會跟蹤調研的15個重點服裝產業集群數據顯示,關停以及減產的規模以下企業數量不低于10%,產量有所減少。
綜觀全行業,2012年服裝總產量與2011年基本持平。
東北三省產量快速增長,東部地區增速相對平穩
分地區來看,2012年1~11月,東北三省產量快速增長,同比上升37.6%。中、西部仍保持較快增長,產量同比分別上升13.54%和12.55%。東部地區產量增速相對平穩,同比上升4.03%。
從2011年~2012年11月產量情況來看,東部地區產量增速逐季放緩,所占比重也逐漸變小,2012年1~11月產量占比比2011年同期下降2.45個百分點;而中、西部地區和東北三省,產量增速逐季加快,所占比重也逐季加大,2012年1~11月產量占比比2011年同期分別上升1.48、0.13和0.17個百分點。顯示出產業持續由東部地區向其他地區進行轉移。
河北、遼寧產量增長較快
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仍為我國服裝產量前五名大省,河北和遼寧產量同比增長較快。
分省市來看,我國服裝產量前五名大省仍為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省,該五省總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4.46%,比2011年減少2.33個百分點,份額有所減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2月,河北省產量同比增長84.13%,遼寧省產量同比增長48.06%。與其他省市相比,增長較快。
投資:降幅收窄行業景氣回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12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際完成投資2610.92億元,與2011年同比增長25.97%,增幅下降了15個百分點。2012年二到四季度新開工項目環比分別為156.82%、52.79%、28.19%,與2011年同比降幅收窄,顯示行業景氣度回升。
效益:兩極分化
2012年,規模以上企業整體贏利水平基本平穩,虧損面逐步縮窄;規模以下企業各項指標均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趨勢,且與規模以上企業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生產要素價格的持續上漲,也成為壓縮企業利潤空間的一大因素。
規上企業:整體贏利水平基本平穩,虧損面逐步縮窄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12年1~11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14501家,累計主營業務收入15121.53億元,同比增長11.30%;利潤總額829.02億元,同比增長7.48%。1~11月份虧損企業2132家,虧損面為14.70%,如下圖所示,虧損面逐步縮窄。從業人數達433.26萬人,同比下降2.91%。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