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促銷戰即將來襲
滿100減40,全場5折,低價特賣,底價清倉……從今年6月下旬開始,很多國際服裝品牌,就開始提前“熱身”,打出了低至5折的優惠,部分品牌折扣甚至達到了3折。今年7月服飾市場為何進入“淡季”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服裝出口市場不景氣的形勢下,為消化春夏季服裝高庫存,廠商不得不將一部分出口業務轉為內銷,各品牌不得不靠低價來吸引消費者。
ONLY夏日大減價店內人山人海
位于渾南某奧特萊斯商場的快時尚品牌ONLY,一進入店鋪便有“人山人海”之感。
據悉,ONLY在 6月下旬啟動“夏日大減價”促銷活動,在原有奧萊2-5折的基礎上,再打5折。大減價活動覆蓋區域達兩個門店,促銷規模也十分大。促銷產品的內容豐富,從衣服到配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扣。一件做工精致的沙灘裙吊牌,原價800多元,以前折后220元,現在折上折之后的價格僅110元。這樣的折扣也是在以往的女裝折扣場未有的,該商場的ONLY折扣店也變成了甩貨倉庫,前來購買的人群將倉庫“淹沒”。
作為主張平價親民的快時尚品牌,ONLY平日店面的人氣已經足夠旺盛,在啟動大減價活動后人流也是有增無減,試衣間更是大排長龍。
“ONLY的衣服時尚并且價格親民,適合喜歡時尚的學生和收入中等的白領們。而且它更新得很快,款式豐富且緊貼潮流,能夠一次在店里挑到幾件適合自己的衣服。”喜愛穿衣打扮的大學生Mocca表示。
本土庫存本土消化是明智之舉
由于SPA經營模式的優勢,快時尚品牌在庫存問題方面一直少有顧慮。因為其建立了一整套信息收集系統、物流調配系統、庫存管理系統,同時還擁有企業專屬的供應商和制造商。利用這種將設計、生產、銷售全由自己控制的經營模式,快時尚企業成功壓縮了供應鏈的長度,使企業在第一時間掌握市場信息,加快了應變協調的時間,從而實現對市場的快速反應。這種做法也是處于高庫存危機的本土運動休閑服飾所渴望學習的經驗模式。
不過一旦遭遇行業性的不景氣,再好的模式也無濟于事。對于庫存問題,快時尚品牌一直不愿過多提及,不過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已有企業宣稱獲得 ZARA西班牙總部的授權,計劃在中國開設ZARA折扣店。雖然ZARA尚未正面回復該傳聞,但公開信息對相關細節和禁止要求的描述頗為詳細。譬如:店內布置可以和 ZARA專賣店完全一樣,也可以使用ZARA的logo,但折扣店要距ZARA正價店70公里以外;不能懸掛ZARA門頭。所有折扣商品嚴禁在互聯網上進行銷售和發布廣告。
一直以來,ZARA都是在歐洲清理庫存,而中國區的庫存均是運回總部。在鞋服行業獨立評論人、零售業信息化及電子商務觀察者馬崗看來,隨著ZARA在中國的擴張,把所有庫存運回總部清理必將增加不少的成本,因此需要本土渠道來消化。 “開店越多,存貨越多。退貨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本地消化,必成趨勢!”也有業內人士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