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決定高度
組織本期西褲生產線專題期間,筆者及同事走訪或郵件采訪了格柏、力克、和鷹、杜克普、重機、標準、威捷、威士等10余家企業。外資企業做事的風格和態度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在格柏采訪時,公司派了市場、軟件、硬件方面的5位工作人員,詳解解答了我們的問題。在重機采訪時,公司總經理、營業技術部部長、自動機銷售課經理齊上證,搬出厚厚五六疊技術資料,配以PPT、視頻、實物縫樣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相關產品和工藝。杜克普為西褲生產線準備了足足164頁的PDF文件,圖文并茂,一目了然。
外資企業產品之所以質量上乘,應該與他們做事的認真態度,對事情一絲不茍、鍥而不舍、事事不放松的精神分不開。尤其是日本企業,他們倡導的細心、認真、敬業、務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崇。
為什么重提這個“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題?
實則是看太多中國企業,天天在談戰略,天天期望著市場上出現機遇,而不去將自己的基本功練好,不去將自己的內部管理真正做到實處,光空談經營思路,不愿付諸躬行,即使在機遇的幫助下取得輝煌,終究是曇花一現的表面繁榮,可以轉瞬間煙消云散。
在日本企業,很多管理者都是從基層干上來的,有十幾年到幾十年的實踐經驗。盡管身居高位,仍然保持著基層人員簡樸、低調、務實、肯干的工作作風。而我們國內的企業,很多管理者包括老板,總覺得自己很忙,不應該關注細節,久而久之,戰略就會變成空談,執行力越來越低。以身作則,企業掌權者做事的態度,決定了整個企業的精神。為什么總覺得我們的產品比他們的產品“差那么口氣”?很多時候就是輸在員工做事的態度、中層干部做事的態度、老板行事的態度。
態度決定高度。這句話無論對企業、對個人,都是同樣的道理。
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決定了它日后成就上的高度。激情地投入工作與麻木而呆滯地工作,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天地。我們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可拓展生命的寬度。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以一種正確的態度來面對工作,并從中感受到快樂,你就能把自己打造成最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員工。做事的態度不是天生的,它不需要天分,不是靠遺傳,它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培養出來的。
好的、持續的態度可以形成精神,一旦形成企業精神,就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堅定不移,不會隨著掌權人的變化而變化。希望行業內的企業家們,多學點日本企業好的精神:多一點節約,少一點奢華;多一點以人為本,少一點強權專制;多一點關注過程,少一點強求結果;多一點身體力行,少一點好高騖遠;多一點積少成多,少一點急功近利。
我相信,只要中國企業將聰明勁兒用到持續改善、精益求精上,產品品質便絕對不會輸給日本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