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低迷及產量預期提高導致印度棉花價格下跌
路透社報道,本周印度棉花期貨價格預期下跌,原因是紡織廠采購下降,價格上漲,原棉出口低迷,而海外市場疲軟,這些因素打壓市場人氣。
主要產棉區天氣越來越好,有助于棉花采摘工作的進行。
世界第二大棉花生產國家印度的棉花通常從10月開始進入本國市場。
“價格非常高。紡織廠猶豫不決是否以如此高的價格采購棉花。由于價格高,原棉出口也已經放緩,"古吉拉特邦市場的一位大棉商Manu Mangaldas Shah說。
交易商們說,他們擔心中國棉花儲備政策發生變化,政策變化將抑制需求,打壓市場人氣。
中國正準備放棄具有爭議的棉花儲備計劃,傾向于給農民提供補貼,此舉可能大幅度減少世界最大纖維采購國家的進口,預示北京最敏感的農業政策出現大的變化。
印度多種商品交易所最活躍的10月期棉合約收跌0.84%,收于22500盧比/包。該合約在8月28日創23740盧比新高。
不過,由于來自中國、日本和歐洲的需求,棉紗出口仍然強勁。根據貿易總局的數據,7月棉紗出口貿易委托同比增加48%。
印度棉花協會(CAI)預測,由于單產提高,從10月開始的2013年印度產量預期提高4.5%,至3720萬包(170公斤/包)。
農業部說,截止8月29日,農民的棉花種植面積為1117萬公頃,低于上年的1128萬公頃。
印度棉花協會的數據顯示,國內現貨交易量最大的尚卡爾- 6品種穩定在48,500盧比/356公斤。
印度棉花協會周一拍賣了22,800包棉花,上周拍賣了73,700包棉花。
在紐約,洲際交易所12月棉花合約漲0.42%至83.59美分/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