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鞋服企業探索“復制”快時尚模式
ZARA、H&M等國際“快時尚”品牌給國內服裝業帶來了一股沖擊波,一批本土企業開始“復制”快時尚快速研發、快速上貨周期及零庫存的模式。
走進虹悅城的WanLi,不看招牌,還以為是外國快時尚品牌。男女顧客走進去,從服裝到手包、從配飾到鞋襪都能一次性買全,一件短袖幾十元,一件西裝、大衣才兩三百。
江蘇省服裝協會的人士介紹,WanLi的母公司在蘇州,作為一家傳統制衣企業,該公司在國外嗅到了快時尚的信息,對經營方式進行了調整,以 “一流的質量,歐美前沿時尚,中國的價格”的經營理念踏入“快時尚”圈子。
本土男裝快時尚阿仕頓的品牌營銷總監陳濤則告訴記者,支撐快時尚的體系,企劃、信息化管理非常重要,要敏銳的捕捉前沿流行趨勢,根據商品銷售情況及時調整后期生產。
他透露,像國內一些企業探索“快時尚”模式一樣,一開始大家都忙著的攻城略地,迅速擴張,但是近來已經在向大店模式升級。他們企業今年在戰略上做出調整,突出單店規模、影響力的打造。近期,計劃開出1000平方米以上的超級旗艦店,簽約黃曉明作為代言人。
另據消息,近期陷入低迷的運動品牌也在轉風向,做快時尚。中國運動品牌的老大李寧,在艱難的處境下將目光轉向了快運動時尚,拿出10%的產品試水“快時尚”供應鏈,將產品更新速度壓縮到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