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申貝大膽“走出去” 縫紉巨頭發力家用機市場
機器人、3D技術如果運用于傳統的縫紉設備會帶來怎樣的驚喜?近日,國內縫制設備巨頭上工申貝(600843,股吧)旗下德國KSL公司展示的3D縫紉機器人,首次在2013年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亮相,頓時引來眾人圍觀。貿易商紛紛感嘆:如今上工申貝掌握了全球工業縫紉的頂尖技術,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上工申貝集團副總經理方海祥自豪地告訴記者:在歐美,高端奢侈品牌的服裝、皮鞋和箱包,十有八九是用上工申貝旗下的機器加工的。像LV、Coach包,都是我們的客戶。
在沉寂多年的家用縫紉機市場,“蝴蝶”現代家用多功能縫紉機正在悄然興起。
3D縫紉機器人 賺足眼球
走進2013年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一號館,記者的目光就被迎面一個偌大的方形透明玻璃展廳吸引。穿過圍觀的人群,只見大型機器手正在有力地擺動,通過上下左右前后的快速縫制,短短兩分鐘時間就縫好了一張需要三維空間縫紉的轎車儀表盤。工作人員介紹說,運用3D縫紉機器人,有別于傳統“機器不動縫料動”的縫制方法,可按照電腦程序控制達成“縫料不動機器動”的三維空間縫制,達到更高質量的產品制造水準。
全球這一獨有技術的擁有者,便是上工申貝。“我們前不久收購了全球縫紉應用技術最前沿的縫制特種設備供應商德國凱爾曼特種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KSL),這次特地從歐洲運來一臺KSL的三維技術縫紉機器人參展。沒想到吸引那么多參會者的眼球,這更加堅定了我們未來重點做大高端縫制設備制造市場的信心。”說起這款3D技術縫紉機器人的前景,方海祥自信滿滿。
據悉,作為全球縫制機械行業第一大專業展,這次展會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共有1500余家境內外縫紉機及其配件廠商參展,包括境內上市公司如上工申貝、標準股份(600302,股吧)、中捷股份(002021,股吧)等縫制機械大中型骨干企業。德國的杜可普、百福,日本的重機、兄弟、飛馬、大和等國際著名品牌悉數參展。上工申貝此番攜旗下4個國外品牌和2個國內品牌的縫制設備亮相,不僅占據了展會一號館進門處的最佳地段,而且以占地面積達1360多平方米手槍式展區,構成蔚為壯觀的“上工方陣”,成為本屆展會上布展面積最大、展示設備技術含量最高、門類品種最多的參展商。
“借雞生蛋”收購 實施戰略
上工申貝的底氣,是其在全球工業縫紉機高端市場絕對的領先地位,而“高富帥”的變身,完全是通過三次海外“蛇吞象”并購得來的。
8年前,上工申貝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內有其它民營競爭對手低成本生產的窮追不舍,外有國外縫紉機巨頭優質技術和優質產品的堵截。上世紀90年代初在國內獨領風騷的上工申貝,在國內市場排名在2004年跌出了前十位。
當時,只剩下半條命的上工申貝沒有坐以待斃,而是走出了一條“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并購之路。公司瞄準在德國擁有百年歷史頂級技術的工業縫紉機制造企業杜克普公司,當時該公司正陷入虧損泥潭,上工申貝大膽出手,實施走出去戰略,當時被戲稱為“蛇吞象”。對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跨國并購風險巨大,上工申貝卻走贏了這條百里挑一的道路。并購后的整合重組,使國外產品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技術保持領先,國內產品技術能級迅速提升,由此公司不僅實現扭虧為盈,還掌握了頂級核心科技,從而牢牢掌握高端縫制設備市場的主動權。
今年,初嘗成功甜頭的上工申貝又相繼收購德國縫紉機著名制造企業百福工業系統及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德國凱爾曼特種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前者是創建于1862年老牌德企,由于受宏觀經濟不景氣及歐債危機的影響,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截至去年11月30日,該公司負債總額高達2501萬歐元。但百福公司在汽車領域座椅縫紉加工中的厚料機、制鞋機、服裝基礎系列產品等方面與DA產品具有互補性,且在熱塑性焊接縫紉機方面技術處于全球領先,于是,上工申貝又一次抓住機遇,以1歐元的價格收購百福公司100%股權而將其收入囊中。
而2個月前對于KSL的收購,顯然有著戰略方面的考量。KSL作為縫紉解決方案供應商,掌握了世界尖端的3D縫紉技術,可將縫紉機的業務拓展到航空等非傳統縫紉領域,還可應用于風能、環保、橋梁等領域的縫紉。此外,從材料方面來說,3D縫紉技術的應用使公司從傳統的布料和皮革的縫紉延伸到碳素纖維復合材料等特種材料的縫紉。KSL公司成立于1964年,其產品主要涉及汽車工業、家紡制造業以及航空、橋梁、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說,舍得花3倍溢價的價錢收購KSL,上工申貝這次不同于之前的“自救”,更暗示其在高端市場擴張的“野心”。
“海外收購雖然每次動輒上億元的投入,但是它可以用較短時間切入主流市場并占據市場制高點。只有這條路可以幫助公司脫胎換骨升級轉型,是一條捷徑。”方海祥表示,很多人擔心雙方存在中外文化差異、跨地區管理的種種風險,但上工申貝已積累了一些海外并購和整合管理的成功經驗,對德企管理駕輕就熟,因而相對而言其風險較低。
記者從半年報看到,雖然國際國內當下縫制行業景氣度不佳,但上工申貝凈利潤依舊保持10.96%的增長,其中DA公司銷售和利潤同比均有增長,百福公司從今年4月開始合并報表,仍存在一定的經營虧損。
高端市場份額 海外收購
提起市場份額,方海祥說,通過海外收購,目前基本上壟斷了德國及歐洲的高端縫制設備市場。不過,歐洲市場發展潛力不大,而東南亞、美洲地區卻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總體說來,上工申貝在高端市場已做到全球第一,按縫制設備銷售收入排名全球第三。
他強調,縫制設備行業強強之爭,不僅看市場規模,更要看盈利和持續發展能力。“長期以來,國內工業縫紉設備同質化競爭導致價格戰打得極為慘烈。經過數十年發展,如今國內外的服裝廠家,對傳統機的需求日漸萎縮。一些中低端產品的訂單,即使自己不做,外包給其它合作公司采用OEM方式做。我們關注高端設備市場。每年增長的勞動力成本,讓越來越多的企業考慮升級換代引進高端自動化設備,這就是上工申貝瞄準的市場,該市場的增長空間大,產品附加值高。”
方海祥透露,展廳內的這臺三維縫紉機標配最低價格約數百萬元人民幣,可根據用戶需求再增加一定配置,當然價格也會更高。目前,美國底特律一家公司就在汽車儀表盤生產流水線上引進10臺KSL制造的三維機器人縫紉機。今年,國內某飛機制造商購買了一臺KSL的3D縫紉設備,用于飛機上的碳素纖維復合材料機門的縫制,該類機器的單臺售價高達上百萬元美金。
據悉,目前上工申貝的高端縫紉設備普遍用于高端西裝西褲等服裝的自動縫制、汽車座椅縫制、箱包縫制、制鞋縫制等領域。“可以自豪地說,如今全球各大奢侈品箱包、高級西服的縫制,大量采用上工申貝旗下品牌的產品。此后,公司還要重點打響非傳統縫紉的新領域,比如汽車、航空航天產品、風能環保設備以及軍工產品配套的縫制等。”“從全球趨勢看,能大大縮減人工的自動化高端設備市場每年快速增長,即便發達國家如美國,很多人認為沒有市場,但事實是運用自動化設備大大降低了成本,推動了當地自動化縫制設備需求回暖。上工申貝旗下杜克普愛華產品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已占DA產品銷售總額的四分之一左右。”他很有信心地表示,按目前公司銷售額年增幅穩定保持10%~20%的勢頭,力爭5年后銷售規模達全球第一。
發力家用機市場 重啟需求
除了工業縫紉機的轉型,記者關注到,有近百年歷史的蝴蝶牌縫紉機在經歷沉寂后,也開始發力,創新產品重啟國內需求。
本次展會上,上工申貝旗下的上工蝴蝶公司不僅展出了機械型、電子型和電腦型三大類30多個品種的現代家用多功能縫紉機,還特設展廳承辦為期3天的“蝴蝶杯”拼布縫紉創意大賽,眾多包括上海各大專院校的學生、各行業的拼布愛好者集聚現場切磋拼布技藝。主辦方上工蝴蝶縫紉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朱寶翠向記者介紹說,這次比賽有63名選手參與角逐,現場不僅有80、90后的年輕白領、大學生,更有金發碧眼的外國友人參賽。
“傳統的黑頭機已退出歷史舞臺,如今供休閑娛樂的蝴蝶牌多功能家用縫紉機再次飛入百姓家。創意DIY設計圖案,做背包、圍裙、桌墊、手機袋、掛畫等自主創意應有盡有。這比十字繡好玩多了。”朱寶翠指著一臺售價4000多元的縫繡一體機告訴記者,這款智能機由電腦控制,具有縫紉和繡花兩大功能,不僅內置400多種裝飾花樣和40種繡花花樣,還可通過其USB接口輸入自己心儀的花樣數據,自動將花樣或文字繡出。“現代家用多功能縫紉機已完全顛覆傳統黑頭機縫縫補補的概念,使其從勞動工具轉變為休閑娛樂的玩具。很多年輕人看到我們的機器,都覺得很好玩,玩了以后就迷上了。”
記者了解到,2010年以前,蝴蝶這個曾家喻戶曉的品牌幾乎隱退。新“蝴蝶”在國內市場重新“振作”,也就是近二三年的事。2011年上工蝴蝶整合后,連續投入資金開發出一系列外觀亮麗、智能化、質量可靠、操作方便的現代家用多功能縫紉機,同時恢復上海縫紉機商店,還結合經銷商網絡和電商網絡推廣新機器,首年國內銷售不到1萬臺,去年國內銷售突破4萬臺,今年上半年已達到去年全年銷量,近3年來每年增幅均超過100%。方海祥自信滿滿地表示,面對全球年需求量1000萬臺的市場,其中歐美占70%,相信現代家用縫紉機市場在中國等人口大國經過培育和引導,隨著DIY的興起,“新蝴蝶”家用縫紉機市場一定會起來,蝴蝶品牌重振雄風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