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一老師花一年多繡出長3米巨幅萬里長城
說起十字繡,很多人都會繡,但提到刺繡就未必了。刺繡是傳統文化技藝,與十字繡相比,在創作中含有較高的技術含量,高淳區椏溪中學有一位女教師,利用節假日業余時間,耗時一年多刺繡出長3米、寬1米的巨幅萬里長城,她表示要把刺繡藝術課外輔導給學生們。
昨天上午,記者在椏溪中學看到,今年46歲的陳寶珍老師與她的學生們展開一幅長3米、寬1米的萬里長城剌繡。陳老師說,她是椏溪中學地理老師,刺繡這幅“萬里長城”耗時一年多,用去了160多支100多種顏色的絲線,是她目前最滿意的一幅作品。
陳寶珍和學生們展示自己的刺繡
說起刺繡,陳老師說,它與普通的十字繡不同,刺繡的藝術與技術含量較高。“刺繡這門藝術是奶奶傳給我的,從我五六歲時,奶奶手把手教我,上小學到初中都沒停過,每天放學回家完成作業后,就練習刺繡,直到上高中到大學,因學習上的壓力才間斷過。”
陳老師說,后來大學畢業工作穩定后,她不想放棄這個愛好,才利用業余時間重拾刺繡。她說這些年自己刺繡了很多作品,大都以傳統的經典圖案、各類名畫和書法為背景,其中包括清明上河圖等。最近,她還以當地國際慢城大山村為背景,刺繡完成了長1.6米、寬0.7米的大山美景圖,展示出獨特的美麗鄉村。
據陳老師介紹,她都是利用節假日和平常業余時間來刺繡的,當地不少刺繡的姐妹們經常找她來學藝,她也樂意指導她們。她說,刺繡是門手工藝術,在學校有時上課時,她也會花上幾分鐘的時間給學生講解刺繡藝術,課外還指導愛好刺繡的學生怎樣刺繡,她表示她要把刺繡藝術作為課外興趣傳授給學生們。
據椏溪中學尤副校長介紹,為了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椏溪中學專門設立了勞技實驗室,里面有很多學生手工制作的作品,如航空模型機器人等,其中就包含刺繡。學校通過這樣的課外興趣社團將刺繡在學生中推廣,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能掌握一門傳統藝術,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