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和中國考慮建立貿易爭端預警機制
歐盟駐中國大使艾德和周四表示,歐盟和中國正考慮建立一項預警機制,幫助識別可能引發未來貿易爭端的問題,阻止潛在貿易戰。
歐盟(European Union)駐中國大使艾德和(Markus Ederer)周四表示,歐盟和中國正考慮建立一項預警機制,幫助識別可能引發未來貿易爭端的問題,阻止潛在貿易戰。
在歐盟和中國將于下周舉行年度峰會之際,艾德和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稱,他很高興看到中國正著手解決工業產能過剩問題。該問題被認為是引發中歐光伏爭端的因素。
去年歐盟指責中國向太陽能板制造商提供補貼,并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在歐洲銷售太陽能板。不過,雙方在7月份解決了這一爭端,歐盟未征收其威脅要施加的懲罰性關稅。
艾德和表示,中歐光伏案證明雙方能通過友好協商解決重大貿易爭端。
他未詳細論述上述預警機制將如何運作。中國尚未停止針對歐洲進口酒類和太陽能材料的貿易調查。這一調查是為了報復歐盟此前調查中國太陽能板定價問題才進行的。
艾德和稱,歐盟認為現在輪到中國為上述酒類和太陽能材料爭端尋找建設性解決辦法了。他表示,歐盟相關行業一直在給予充分配合,他們希望能看到好的結果。
艾德和表示,在即將舉行的峰會上,中國和歐盟預計還將開始就一項雙邊投資協定展開協商。
歐盟和中國去年同意就該協定進行談判。這將是歐盟2009年以來首次和單個國家之間的協議。
艾德和稱,該協定將取代中國與一些歐盟成員國之間現行的雙邊投資協定,同時將有內容方面的擴充,在提供投資保護之外,加入擴大市場準入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