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針線縫制幸福生活的男縫紉工
從當年的一名青澀的農村青年,到如今成長為一名熟練的縫紉男工,一名有車有房的男人,趙文元一步一個腳印地行走在自己創造幸福生活的路上。
▲雖然是男工,趙文元的仔細連女工也很佩服。
▲雖然是男工,趙文元干的活質量好、產量高,在車間里是出了名的“巧手”。
◤趙文元把母親接來和自己一起生活,一家人其樂融融。
家是齊河的趙文元是一名“80后”新生代農民工,2006年春節,他隨同學來到紡織企業——青島即發集團開始了他的打工生活。
初中畢業,剛進企業,完全是新手的趙文元面對一臺臺精密的縫紉機械是個不折不扣的“菜鳥”,既想駕馭它,又不敢輕易動手。看到別人手腳麻利地把一塊塊布料縫制成精美的服裝,他特別羨慕,企盼自己也能早日做到。但是面對滿車間的娘子軍,想到一個大老爺們兒要和姑娘們一樣做針線活,趙文元心里增添了不小的心理壓力。但他別無選擇,從那時起趙文元開始了大老爺們兒的縫紉生活。
在家里的時候,縫縫補補的事情都是母親來做,趙文元從沒有想過這輩子自己會做針線活。帶著不小的心理壓力和好奇心,求知欲很強的趙文元開始了一場心理和手指頭的“攻堅戰”,他主動把車間里的體力活攬了下來,并虛心向女師傅們請教縫紉技術,還把一些縫制技術難點和竅門牢記于心,粗大且笨拙的手指頭也開始慢慢變得靈活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下來,當他出徒可以獨立上機器的時候,處處用心的趙文元不僅掌握了成衣縫制技術,自己還創造了幾個小訣竅,不僅能夠保證產品質量,產量也比別人多了不少。
工作中不俗的表現讓趙文元受到同車間不少女工的青睞,也成了車間里姑娘們眼里的“搶手貨”。2009年,趙文元順理成章地與在同一車間打工的工友小趙確定了戀愛關系,不久就結了婚,完成了他創業路上的第一個“重點工程”。2011年春節,由于工作業績突出,公司在廠區宿舍分給了他們一套雖然不大,但臥室、衛生間、廚房、暖氣樣樣齊全的“夫妻房”,他又完成了他創造幸福生活路上的第二個“重點工程”。娶了妻,有了房,趙文元不僅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創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工作生活的腳步也更加扎實,工作也更加努力了。
縫紉工的工作其實很艱苦,從一上班坐到工作臺上就基本不動窩了,一天一個姿勢一坐就是八九個小時,而且眼睛要始終盯在手里的活計上,特別是對一個好動的男工來說更是一個考驗。而趙文元對此很坦然,因為他心里明白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不管干什么,要想過上好生活就得付出,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工作穩定,收入也漸漸提高,小夫妻倆每月近7000元的收入讓趙文元對生活的追求也在提高。今年年初,趙文元從幾年的積蓄中拿出8萬多元,夫妻兩人歡天喜地地開回了一輛小轎車。
從當年的一名青澀的農村青年,到如今成長為一名熟練的縫紉男工,一名有車有房的男人,趙文元一步一個腳印地行走在自己創造幸福生活的路上。他雖然干的不是什么大事業,也沒有過人的成就,但用自己最辛勤的勞動默默地努力地工作著,認真地生活著,用自己的雙手縫制著自己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