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速不能低于一定的“底線”
人民日報周一發表特別報導文章指出,合理的經濟增長率一定要有,要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經濟增速就不能低于一定的“底線”。
“不唯GDP,不是不要GDP,...沒有一定的增速,很難把經濟工作搞好。”文章稱,“現階段中國保就業、將城鎮失業率控制在5%左右,GDP增速就不能低于7.2%。”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宏觀調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下限”就是穩增長、保就業,“上限”就是防通脹。
文章援引有關方面測算數據稱,目前中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大概能創造130萬甚至150萬個左右的就業崗位。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去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7.7%。
文章并稱,如果經濟活躍度過低,會帶來企業訂單下降、開工不足、裁減員工、投資減少。此外,還可能引發金融風險,根據測算,如果2014年經濟運行平穩,GDP增速保持在7.5%,銀行不良資產率將保持在1%-1.2%之間;但如果宏觀經濟走勢向下,則可能會突破1.5%。
“所以,應當堅持底線思維,牢牢把握主動權。”報導稱。
中國1月CPI同比漲幅2.5%,低位持穩,預示物價溫和上漲格局將在今年延續;但PPI深陷負增長泥淖接近兩年之久,表明工業生產形勢難以改觀,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仍存。
受春節假期影響,中國國家統計局因循慣例并不會單獨公布1月工業、投資和消費數據細節,定于3月13日發布1-2月合并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