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回應貿易“造假”傳聞:1月外貿增長合理
針對外界1月外貿開門紅之中,隱含的虛假貿易質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2月18日在月度例行發布會上表示,這個增長在預期之內。因此,今年1月外貿出口的增長可以說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外貿穩定增長的一種延續。
“一些分析認為今年外貿有套利引起虛假出口的情況,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猜測,是缺乏根據的。盡管不排除個別企業有套利行為,”他說,“但是1月份的出口增長無論是從商品結構、市場結構還是主體結構來看,總體上看都是合理和合乎邏輯的。”
沈丹陽介紹說,從出口商品結構來看,主要是由于傳統的消費類勞動密商品增長的強勁所帶動,從紡織、服裝到鞋類、箱包、玩具、塑料制品、陶瓷產品等日用輕工產品,一直到汽車、汽車零配件、燈具、彩電等機電產品都實現了快速增長,也就是不是單純幾個商品的增長,而是一系列產品,很多都是消費類的產品,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比如服裝類增長了13.4%,紡織品增長了11.7%,鞋類增長了13.7%,鋼材增長了28.7%,汽車零配件增長18.9%,塑料制品增長27.6%,船舶增長了13.8%,燈具照明裝置增長了52.6%,箱包增長7%,陶瓷產品增長29.4%,汽車及汽車底盤增長15.8%,彩電增長50.7%,玩具增長16.6%,這些都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增速,如果按美元計價增速會更高。
他分析說,快速增長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發達國家經濟復蘇的帶動。去年四季度以來,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持續好轉,帶動其進口需求增長,使中國的外需增強。
二是我國外貿穩定政策持續發揮作用。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務院促進外貿穩增長、調結構,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措施去年大部分得到了落實。去年底和今年初繼續有一些政策得到了逐項落實。
“比如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近日明確要對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實行和普通外貿企業一樣的享受增值稅、消費稅、退免稅政策。再比如國家質檢總局在年前發出通知,2014年繼續執行免收出口商品罰減費用政策,這也是一個很受企業歡迎的政策。”
三是春節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從以往這些年的情況看,一二月份的外貿出口數據總是會出現波動,這是因為春節的因素。比如今年1月份就有很多的出口企業搶在春節前出貨,而搶在春節前出貨的情況從海運數據上也可以得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