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法實施或加速中小電商死亡
今年1月1日,京東商城率先表示將試行《新消法》。而這部去年10月修訂的法案將于今年3月15日正式實施。《新消法》在“網購后悔權”的概念上有了更為具體的定義,除數字化商品、鮮活易腐、訂閱期刊等特別品類外,消費者有權在網購行為中,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無理由退貨。而在此之前,大量的退貨解釋權主要由網購平臺方所有,部分電商甚至采取一些手段來提高退換貨門檻,從而影響用戶網購體驗。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新消法》的實施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電商的運營成本,這將使本已疲于奔命的中小電商生存更加艱難。
2013年,國內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有望超過10萬億,其中網購零售總額預計超過1.8萬億。據商務部的有關統計,從2006年到2012年,國內網絡零售規模年均增長率近99%。
但高速的增長背后,也伴隨著電商平臺對消費者網購服務的良莠不齊,“下單容易,退貨難”影響著整個電商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些電商在退貨政策上采取了不同的限定措施。據記者調查,更多電商對大家電、手機數碼等品類也采取了禁止無理由退貨的規定。
法律人士趙占領表示,除明確了“網購后悔權”外,《新消法》還規定了網絡交易平臺需承擔的連帶責任,而這部分主要針對開放平臺。
但趙占領也表示,目前國內電商的競爭環境較為險惡,往往充斥著帶著打擊競爭對手目的的“惡意退貨”行為。但有關鑒定“惡意”行為的標準還不夠透明,而這也是《新消法》存在缺陷的地方。
李成東表示,《新消法》的實施將加速國內電商的兩極分化,京東、天貓、騰訊電商等較大的電商平臺在資本優勢下擁有足夠的優化空間,但對于國內的中小垂直電商,無疑將加重其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