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發老總遭遇商標烏龍
3月21日下午,順發集團總經理黃正法正正在與臺縫協副秘書長胡玉銘探討行業問題,突然接到一個經銷商的電話,詢問為何在他代理的區域,別的門店也出現了順發的機器。
盡管黃總知道公司并沒有在這個區域找別的代理商,但為了保險起見,他還是查詢了出貨信息,很快,倉儲部門查詢到,這一地區并未發貨。但該名經銷商依舊堅持,這個明明就是順發的標志啊?無奈之下,黃總要求他將看到的貨物商標拍一張過來確認一下,看到圖片之后,黃總嘩然,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乍一看,這個標志與順發的雄獅確有幾分相像,難怪連經銷商也一時看走了眼。
順發的標志是將一頭傲立的雄獅與產品巧妙的結合起來,寓意著順發企業獨占鰲頭,興旺發達,有著雄獅一樣的精神,引領企業發展,使事業更攀高峰,走向世界。十幾年來,順發一直以其優質的產品質量深得國內外顧客的青睞,年產縫紉機35萬臺,產品銷往國內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縫制設備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傍名牌”,是國內一些中小企業迅速樹立產品形象和擴大銷量慣用的伎倆,小夭鵝冒充小天鵝,美白勺冒充美的,康帥傅冒充康師傅,王老古冒充王老吉,周住牌冒充雕牌等這些華麗麗的山寨貨,仿真度之高,令人防不勝防。這些山寨想要實現原始積累再謀轉型之路,雖能在短期內獲得一定的利益,但要想企業獲得長久的發展,只有在產品的質量上下功夫,通過有效的營銷、渠道、價格等手段,才能吸引客戶的的偏好,增加消費者的忠誠度,最終培育出自身的品牌,獲得長久的效益。
順發此次遇到的商標烏龍事件,以及各路山寨貨的大行其道,折射出國內商標保護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不僅注冊“山寨”商標暢通無阻,被追責時懲罰也是不痛不癢,看來,保護品牌企業的利益,應對商標的侵權,優化市場競爭環境,還需要立法的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