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企業生存之道
王耀表示:“2014 年1-2 月,中國百貨零售總額僅增長了1.5%,為歷年最低,服裝零售業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其中電商的沖擊是主要原因之一。服裝企業有三個出路,第一,降低服裝零售價格與電商競爭;第二,將服裝消費模式向短周期、多品種、小批量方向轉變,大批量不再具有成本優勢,服裝企業應該做到如同ZARA 品牌一樣快速流轉;第三,做全渠道營銷。”
在王耀看來,全渠道就是O2O,即線上與線下的一體化,商家最需要考慮的是品牌價值和價格問題,品牌價值不是孤立存在的,環境、輿論將對品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所以品牌在線上與線下的定價問題上需要多下工夫。品牌價值的體現不僅是價格的快速增長,更應該伴隨著銷量的同步增長,否則價格上漲過快,品牌的價值反而會降低。“以星巴克為例,近兩年消費者反映星巴克一直在漲價,但是我們到店內調研發現顧客數量不減反增。2009 年星巴克的中杯咖啡售價23 元,2013 年時中杯咖啡售價27 元,上漲了17.5%,而同期中國消費者平均消費額(CPI)增長了14.6%,其中食品類增長31.5%,星巴克咖啡的漲價介于兩者之間,與CPI 基本同步,所以這個漲價幅度,消費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服裝品牌在定價時也應該以此為參考。”王耀舉例說。
全渠道模式下,對服裝商家來說,最重要的是保證統一合理的價格,以線上業務從寬度和廣度上拓展產品線。
其后,Matthew Shay 對美國零售聯合會的運作做出了解讀,并對中國零售業的美好前景做出了預判。康雁則對服裝企業在全渠道模式下的運作方法做了分析。
“無論商家是否做出線上與線下的整合,全渠道已經出現,企業不能試圖分開線上與線下的顧客群體。數字技術正在改變消費者的購買模式,以前消費者了解優惠信息只能看店內海報,現在只要掃描商品條碼,就可以得到同一商品不同商場的價格對比,甚至消費者的評價,如今顧客的購物體驗已經發生轉變。全年無休的購物、購物體驗的增強、個性化體驗、社交媒體的影響等趨勢已經形成。”康雁說。
同時,康雁認為,服裝企業拓展全渠道有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利用多媒體與顧客產生互動;第二步是,不滿足于互動而產生了傳統電商,如淘寶和京東;第三步是升級到未來的O2O 全渠道模式,全渠道模式不是出現了更多的渠道,而是線上線下渠道的無處不在,線上線下一體化。
他表示,“未來的電子商務和傳統商業將完全融合,部落式營銷將大范圍出現,模糊年齡、收入、教育的界限,以興趣作為出發點,哪家企業能夠找到自己的目標顧客群體,哪家企業才能做到真正的互動。所以品牌應該圍繞自身愿景加強建設相關能力,而不是面面俱到,減少地毯式轟炸,才是未來全渠道下的企業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