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太"相似" 創意難界定
張女士認為,如今不僅商場之間品牌重合度高,就連品牌之間的貨品都越長越像了,甚至每個品牌之間的個性都開始“泯滅”了。業界專家認為,目前國內的消費者,大多是以歐美的時尚大牌為選購新品的參考標準,那些和大牌雷同的款式是賣得最好的。
2014年的夏裝已全面上市。不過逛過商場后,許多消費者發現,夏裝在款式上驚人相似,印花、運動風等元素侵占了幾乎所有女裝品牌的主打位置。而且商場內的品牌重合度高,品牌之間的商品甚至都越長越像。
業內人士認為,產品的持續熱銷,遵循的原則是緊跟潮流而不是創造潮流。品牌設計的能力比較弱,開發成本很高,導致不愿意走新路。雖然一些品牌也在調整風格和定位,但因為時尚的專利保護是個難題,很快就會被抄襲跟風。
發現
服裝相似度高 分不清“誰是誰”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吐槽:“商場內某些知名鞋品牌抄襲國際大牌,國貨怎么振興啊?”
該網友寫道,她逛街時,無意中發現這個鞋子牌子也開始做箱包。“做就做了,為什么你自己不能開發,每個包都抄襲,我還特地看了下,每個都不是真皮,品質、細節真心一般。抄襲一些元素可以,但是不要整搬行不?像是抄襲Parda、Miu Miu的。”
目前,夏裝全面上市,但消費者感覺,“品牌多了,但分不清哪家是哪家了。”
“現在逛街太累了,買鞋子竟變成一件棘手又頭疼的事。以往,想買一雙鞋,可以把商場品牌一個挨著一個逛完,不知疲倦。但現在逛完一個商場就興趣索然。品牌之間的款式相似度極高,挑選時不看一下LOGO甚至都分不清楚 誰是誰 。”購物達人張女士說。
張女士認為,如今不僅商場之間品牌重合度高,就連品牌之間的貨品都越長越像了,甚至每個品牌之間的個性都開始“泯滅”了。
她說,“尤其是今年夏天,一些知名鞋子品牌,方形扣、蝴蝶結款式幾乎家家都有,甚至都有了 混淆 的感覺,怎么都長一個樣?過去一看款式就知道是哪個品牌的風格,如今不看LOGO,很難分辨,品牌的風格漸漸消失。”
記者發現,張女士說的這些長得像的品牌,主要體現在國產品牌上,每個品牌的款式、面料、做工都相差不大。
探因
設計雷同緣于“好賣”
“一種元素賣得比較好的話,為了保證產品的持續熱銷,往往遵循的原則是緊跟潮流而不是創造潮流。”某品牌店長透露說。當談到為何今年的款式如此雷同時,她說,“沒辦法,有的消費者雖然嫌款式雷同,但我們賣得最好的還是這些款。”
業界專家認為,目前國內的消費者,大多是以歐美的時尚大牌為選購新品的參考標準,那些和大牌雷同的款式是賣得最好的。
國內的一線品牌在“抄襲”大牌,百貨商場里那些國內的二三線品牌則是直接“拷貝”前者,不僅元素照“抄”,連款式都是稍作改動直接上柜。
業內人士認為,品牌設計的能力比較弱,開發成本很高,導致不愿意走新路。雖然一些品牌也在調整風格和定位,但因為時尚的專利保護是個難題,很快就會被抄襲跟風。
極低的設計門檻甚至模仿抄襲,對品牌附加值是最致命的損害。如果嘗試將商標去掉,從這些相似的設計上確實難以辨認其品牌。大品牌低庫存、限量版的心理戰術雖看似智慧,卻無法改變設計雷同的硬傷。
“對于百貨商場來說,以少女服裝為例,賣得好的品牌就那十幾個,卻占據了近60%的業績,商場肯定不會放棄。”一家百貨商場的負責人透露,“在這個追求快節奏的時代,不管是國外品牌還是國內品牌,都在有意無意地走快時尚的路子,設計走抄襲路線,減少庫存。”
分析
品牌“抄襲”成家常 創意難界定
每到時裝周,大牌們一邊興奮著推出新設計,一邊頭痛著又會被快時尚品牌抄襲。時裝周之后,短短的幾周內,大牌的新款設計經過一番“修改”,就會出現在快時尚品牌的門店中。
雖然大牌講究面料、版型,連填充物、金屬配件等細枝末節都做得一絲不茍,但其昂貴的標價并不是大部分消費者可以承受的。
不追求“創造力”的快時尚品牌的“復刻”往往順應了消費者的心意,花幾百塊就可以趕上當季的潮流,將各種奇妙的新設計穿上身。
面對質疑聲,Zara大方地回應:“我們是從時裝秀T臺上獲得的靈感,可不是成品抄襲。”
時尚圈講求創意,但創意這“玩意兒”很難界定是否抄襲。在時尚真人秀節目《Project Runway》中,評委給選手的建議也許可以作為一部分解答:“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除了擁有過人的設計天賦,時刻關注流行趨勢也是必備的技能。”可見時尚領域,借鑒學習本身就歸屬設計的一部分。
某服裝設計師表示,“我反對這樣的設計抄襲,這不僅僅是對原創設計價值的不尊重,也涉及是否合法的范疇。但審視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這恐怕也是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難免要經歷的 蛻變過程 。只能寄希望于在這樣不良的抄襲過程中,我們的國內品牌是在臨摹中學習,最終培養出獨立完善的設計能力,形成自己的原創設計風格,而不是急進功利、盲目抄襲。”
發展
重視原創 國產品牌迎春天
2013年3月22日,身穿立領藏藍色雙排扣風衣、戴淺藍色圍巾、手提黑色皮包的彭麗媛陪同出訪,“第一夫人”就成了全世界媒體炙手可熱的話題。
彭麗媛穿著中國自己原創品牌設計的服裝出訪,不僅僅提升了國產原創設計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對國產服裝品牌的肯定,會起到一個很好的引導消費的作用。
某時尚品牌營銷研究人員表示,這個事件對于中國服裝行業來講,是一個關鍵的具有重要意義的發展機會。不但向國際展示了中國本土品牌的風貌,也促進了政府和行業對原創服裝設計品牌的重視和支持,同時也是對中國的設計師的一種鼓舞,極大地喚起了民眾對本土服裝設計品牌的熱情。
該研究人員還強調,自己本身非常支持中國本土原創設計服裝品牌的發展,只有大力發展原創設計,才能使中國服裝行業品牌化發展中形成自己核心競爭力,才能幫助中國行業真正實現設計創新,以設計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
有著多年服裝營銷經驗的人士也說:“其實這件事告訴國人,不必盲目迷信國外品牌,國內不少服裝品牌也很出色,像江南布衣、播、謎底等,都是國產的原創品牌。”
最具代表性的還數中國原創品牌“例外”,隨著彭麗媛出訪而大受熱捧,隨即紅遍大江南北。
業內人士稱,這個品牌的設計很具中國風,很有特色,走的是國產高端路線,價位比其他原創品牌高,基本價格都在千元以上。“例外”這個品牌一直走的是低調路線,很少做宣傳,卻擁有許多忠實顧客。現在不僅許多老客戶到店里光顧,許多新顧客也被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