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達服裝“機器換人”嘗甜頭 自動化生產大勢所趨
投入700萬元更新設備,不僅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而且職工收入也大幅遞增。寧波溢達服裝有限公司開展“機器換人”嘗到了甜頭。
記者近日在該公司一樓制衣車間看到,幾十臺設備在快速運轉,幾名女工正在用機器給襯衫前片訂紐扣,她們把一塊襯衫前片擺放在機器上,機器開始自動工作,襯衫上的6粒紐扣,機器只用六七秒鐘就訂好了,女工利用這幾秒鐘,轉身給另外一臺機器擺放另一種襯衫的前片,準備訂紐扣。這樣,這些來自JUKI日本重機的自動化生產線,令工人操作更簡單,一名工人可同時操控兩三臺機器。工人的手和腳被解放出來,可以處理更多工序,徹底顛覆了“腳不離車,手不離片”的傳統制衣車間印象。
據公司人力資源部兼行政部經理李雪梅介紹,開發高端的生產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對勞動力的依賴,是溢達作為傳統紡織企業走高新化道路的一個重要舉措。公司2012年開始購買新設備,2013年更是投入700萬元,更換了一批以JUKI日本重機為主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剪線頭等一些輔助工序,機器能自動完成。公司900多名員工一下子省下了60個操作工人。公司產值也得到增長,從2012年的1.98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3億元。“機器換人”提高了工作效率,緩解了用工荒。由于操作工人采用計時計件制,效率的提高也帶來工人收入的增加,平均每名工人工資漲幅達15%至20%,年薪可達五六萬元。
機器更新也大幅降低了公司對操作工人技術的依賴。以前公司采用的是傳統的縫紉機器,對普通工人的操作技術依賴性很大,每名熟練工要培訓6個月左右才能達到標準。如今,由于操作更簡便,只需要培訓一個月左右就可以上崗了。由于自動化的生產,領子、袖子、門襟縫制加工等過去技術要求較高的工序,返工率大為減少,優質產品數量比以前提高了5%至10%。
為了適應公司的自動化生產需要,溢達加大了對人才的引進、培養力度。今年5月,浙江理工大學兩名服裝專業的本科生進入溢達公司,他們熟悉智能新技術、新工具的性能,專業術語精通,看得懂全英文的工藝單。目前,溢達公司大學畢業生占公司員工比例近20%,他們中很多被培養為生產一線的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