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嫂行業”在東昌農場白石溪興起
近年,東昌農場白石溪農貿市場成了一些家庭主婦的好去處,她們選擇在這里創辦起了縫紉行業,成了有事可做的“縫紉嫂”。因此,這一行業被人們譽為“縫紉嫂行業”。
采訪時,一位正在踩縫紉機加工活兒的符女士告訴記者,她之前在外打工,前些年有了家后就回來了農場。過去,總覺得沒事做,大多數時間就坐在家里看電視、曬曬太陽,再不就是找人聊聊家常,玩玩娛樂麻將或打打老K什么的,成了“無業游民”,日子過得空虛。
符女士說,現在可不一樣了,自從在白石溪農貿市場開辦了縫紉行業,填補了這里一項空白,過去所學的一技之長得到了發揮。來這里要求縫縫補補、改裝衣褲、換拉練、紐扣什么的客人不斷,不僅服務了當地的群眾,還為在周邊打工的外來人員提供了便利,使遠離家鄉的他們感到溫暖。為了滿足對客戶的服務需求,符女士又增添了新的縫紉設備。
“過去住在邊遠的基層生產隊,到白石溪很不方便。現在,我家安在了場部小城鎮,到這里工作非常的方便了,有事隨時可以回家,處理好了就趕過來接活兒!”符女士說,這里的縫紉活兒要求不高,只要質量過關就行。每天上午八點開工,到十一多鐘就下班了,下午時間幾乎用于管理胡椒、荔枝等自營經濟產業。在來這里“上班”后,不僅日子過充實了,而且,每天的活兒不斷。多時,每天還能掙到五六十元錢,算起來,每個月也能賺到1000多元。錢雖然不多,但卻可補貼家用,體現了勞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