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渠道模式革新加速 多品牌集合店要火
當前,多品牌集合店之風襲來,服裝渠道模式革新加速。品牌集合店的形成與發展將成為規模型多品牌企業在市場拓展過程中的一種全新的經營模式,這種模式近年火了起來。
較早試水這一模式的有報喜鳥,報喜鳥集團這兩年由品牌商向零售商轉型,自前年開始報喜鳥集團新推出旗下全新零售業態、多品牌集成大店“鳳凰尚品”。七匹狼、361°等也在多品牌集合店方面有所嘗試。從2007年起,七匹狼就開始在全國開設多家大型旗艦店和生活館,在多種不同風格的店鋪中,七匹狼把傳統男裝、男性服飾、家庭服裝、家居用品等合為一體,生活館中除了企業自己的子品牌外,還嘗試將一些國際品牌納入其中。361°在2013年的鞋博會上首次推出集合店的概念,整合旗下的361°運動、361°童裝以及361°尚品牌產品,基于“時尚一家人”的理念,推出了361°集合店。
著名時尚產業經濟研究專家李凱洛指出,品牌集合店的前身是產品拼裝店和產品專營店,其對應的分別是產品經營的品類時代和品質時代。產品拼裝店將各種不同品類的商品以同一經營標志進行集中式銷售。以產品的量化經營市場,是品類時代的主要經營表現形式,其面對的是無目的性和生活型消費客戶,家樂福、沃爾瑪等大眾型超市即屬此類。產品專營店鋪通過篩選不同的品牌產品供應商及專營店鋪自有商品進行集中、統一銷售。保證產品品質、實現某一類型產品的共同經營是品質時代的主要表現形式,將同一購買需求的大宗客戶吸引到同一賣場中,實現目的性購買的明確化,國美電器、連卡佛時裝等專業的產品賣場屬于該類。
當今的品牌集合店是將同一類型不同品類產品進行品牌化經營,多個不同需求層次與特點的品牌集中在同一賣場內進行營銷。它既是店鋪經營模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更是企業多品牌戰略深入操作的表現形式。多品牌集成大店最突出的特點,便是要求店內匯集一大批品牌。“鳳凰尚品”店內匯集了來自意大利、法國、美國、韓國等國家約20個男女鞋服、皮具類品牌;七匹狼生活館,除了旗下自有品牌,也嘗試引進了一些國際品牌;361°的集合店則是由旗下的3個定位不同的品牌組成。
曾有一家多品牌公司計算過,客人在單品牌店鋪逗留的時間不長,但在集合店里,客人停留的時間明顯高出單品牌店3倍。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品牌集合店由于是多品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如果有某一方突然退出,就可能面臨重新組合的風險,更嚴重的甚至直接導致集合店解散,這些問題使品牌集合店相對于單品牌店,面臨著更大的風險。
事實上,多品牌店在國外更多是以買手店的形式存在,其核心是買手式經營。據了解,不久前在石獅舉辦的買手匯上,時尚集團以一個多品牌買手店的形式展示了公司代理的30多個歐洲服裝品牌,吸引了很多買手和本土服裝企業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