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兩旺 刺繡機內外市場雙回暖
受國際印度市場較快復蘇和國內更新換代等市場需求持續迸發的拉動,我國電腦刺繡機呈現產銷兩旺的快速增長勢頭,出口由負轉正,利潤有較大幅度增長。企業在擴大產能、提升質量、做精做專特色主打產品的同時,紛紛加大科研與質量提升投入,注重綜合實力提升和品牌建設,行業整體邁入轉型升級的新通道。
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當前,電腦刺繡機生產進一步向骨干企業集中,據不完全統計,經緯、越隆、盛名、信勝、樂佳、飛亞、德源、大宇、瑪雅、飛鷹、琢玉、飛騰等企業2013年年產量均超過1500臺以上規模。
浙江諸暨以盛名、德源、越隆、信勝、瑪雅、樂佳等為代表的骨干企業產銷量快速增長,繼續在超多頭、激光刺繡、擺梭機等產品方面著力提升,產品暢銷廣東峽山和浙江紹興市場。
廣東地區的寶輪、百田、三信、創傲等企業繼續深耕針對服裝加工市場的高速精品機和毛巾繡機,2013年年產量同比增長10%以上,在國內刺繡中高端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深圳禾豐搬遷轉移至江西后,持續擴建新廠增加產能,除穩固廣東精品機市場外還積極擴大內地青島、華北等高端市場,年產銷量接近上千臺,逐步躋身大廠行列。
杭州經緯、浙江飛亞等行業主要企業,也勵精圖治,做精做專特色產品,在科技、質量、品牌、市場等各方面積極鞏固自己的實力,產銷保持小幅增長態勢。
隨著刺繡產業集中度不斷向優勢企業聚集,骨干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實力快速提升,發展信心得到增強,紛紛加大投入力度。如:樂佳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開展二期廠區建設;越隆公司投資近億元興建廠房和引進高精度的先進加工設備;江西禾豐公司新增3個生產車間,引進了先進的設備和工裝、夾具;廣東三信也積極投入新建廠房,2014年投入使用。其中,據協會統計,2013年8家聯盟成員企業技術改造方面共投入5731萬元,同比增加34.6%。
同時,各企業都在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和道路,根據自身產品特點和技術特長以及區域市場優勢,深耕自己擅長的產品,更加注重品牌、效益、質量和管理。諸暨地區骨干企業主要耕耘市場需求量大的國內汕頭超多頭刺繡機市場和國外的印度、巴基斯坦市場,追求性價比,走規模化、品牌化道路;廣東地區的傲宇、三信、寶輪、禾豐等主要深耕國內廣東、江浙、廣西精品機市場,注重產品質量和單臺利潤,比拼市場服務和刺繡質量;杭州經緯努力培育核心產品,與大豪開展全伺服精品機的個性化電控定制,歷經2年研發已實現批量投放市場,對高端精品機市場形成了強有力的沖擊。
國內外市場雙回暖
國際市場對刺繡機需求總體保持增長,我國刺繡機產品共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阿爾及利亞、美國、巴西等國家是刺繡機主要出口市場,我國對其年出口量均在500臺以上。印度依然是需求最大的國家,去年我國對印度出口刺繡機共計13428臺,同比猛增80.17%,占出口總量的47.58%。
而國內市場近年則持續回暖,企業進一步加強了國內市場的開拓,國內全年銷售刺繡機近3萬臺。部分以前外貿依賴度高的企業內銷增長甚至超過200%,企業銷售比重快速向國內市場傾斜。
多頭刺繡機市場再度熱銷,掀起高效刺繡設備更新換代的高潮。普通刺繡機全面升級換代為超多頭刺繡機的步伐正加速推進,企業超多頭刺繡機產品比重快速增大。
分析其市場迸發的主要原因,一是60~80頭甚至100頭以上的超多頭電腦刺繡機的高生產率,滿足了下游客戶對單臺刺繡機提升利潤的迫切需求;二是隨著電控系統穩定性、制造裝配水平和零部件質量的不斷提高,超多頭刺繡機的質量水平已經獲得市場認可;三是除平繡超多頭機外,毛巾繡機型也在向超多頭機發展,從傳統的20頭已經最高達到了48頭,產量接近2000臺,進一步推高了行業超多頭機的總量。
經過近年市場培育,目前激光刺繡一體機市場逐步升溫,激光刺繡一體機的產銷量由5年前的二三十臺增加到目前的上百臺。刺繡機企業看好市場潛力,紛紛涉入激光刺繡機的合作開發。天津寶盈、浙江越隆、盛名等先后與意大利GMI公司合作生產激光刺繡機,有望實現量產;武漢金運研制的刺繡激光系統不僅與各刺繡機整機企業廣泛開展合作,更直接對刺繡工廠進行現場加裝激光系統的設備改造業務,進一步激發了市場需求;大豪電控實現了將刺繡機電腦控制系統和激光控制系統的融合,為發展激光刺繡機一體機提供了混合控制系統。
多重因素困擾發展
雖然行業發展形勢良好,但仍面臨諸多難題。
一是成本上漲、無序競爭持續。隨著各種要素成本的持續上漲,企業產品同質低價競爭愈演愈烈,導致產品銷售單價持續下調,企業利潤空間逐步縮小,發展壓力逐年增大。加上諸暨地區部分小廠,采用假冒偽劣電控及零配件裝配的低質低價機器充斥市場,更加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影響了區域品牌的美譽度。
二是技術發展尚未取得重大突破。刺繡機發展至今已經擴展出毛巾繡、鏈式繡、金片繡、盤帶繡、繩繡、絎縫繡、珠管繡等十幾種產品,目前各企業又集中在發展超多頭、高速機、擺梭機、激光繡等主導產品,技術研發基本還處于互相跟隨狀態,產品結構雷同現象仍未明顯改觀,從技術上看尚沒有涌現新的革命性繡法裝置和產品。由于產品存在同質化、價格戰拉低企業利潤等長期矛盾沒有解決,導致很多企業創新積極性不高,不愿意進行基礎性研究投入。
三是企業品牌建設有待加強。由于國外市場的商貿政策、地域等多方面影響,刺繡機國外銷售基本依靠國外代理,大部分都是采用代理商的品牌,沒有自己的營銷網絡。但是在國內部分重要市場如廣東汕頭,很多企業也同樣采取代理銷售模式,很多代理為了自身利益,都打自己品牌,同時從幾家整機廠拿機器,從中賺取差價,導致品牌雜亂,影響國產知名品牌的培育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