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機放飛大山青年的創業夢
8月6日,貴州六盤水盤縣保基鄉云錦電腦繡花廠內自動繡花機不停運轉,成品加工車間里幾十個“繡花女”分秒不停地用電動縫紉機把從自動繡花機上下來的花布制成成品花包和花毯。六盤水涼都消夏文化節開幕后,廠長劉峰又接到了一筆大單子,心里可是樂開了花。
聽說繡花廠開足馬力生產,貴州六盤水盤縣供電局保基供電所就安排人員每天對供電線路和客戶的變壓器進行特巡特維,連同廠里的供電設施也一起進行了檢查。
學到技術 打工者回鄉開了廠
“我們在家鄉能開辦繡花廠,多虧了供電部門的支持和服務,由于我們從花紋的設計、繡花、成品加工都是機械化操作,而整個過程均要依靠電來實現。”家住六盤水市盤縣保基鄉冷風村的返鄉創業青年劉峰滿臉自豪地對筆者說。
今年28歲的劉峰,從小就生長在保基鄉,2008年外出打工,進入了云錦繡花的行業,由于年青好學,在廠里邊做工邊學技術,后來在外省開辦了自己的繡花廠,2013年作為保基鄉“三來”企業被引進保基鄉。劉峰邀上朋友投資了280萬元建起了盤縣保基鄉云錦電腦繡花廠和盤縣保基鄉穎繡旅游用品廠。
在工廠建起來后,劉峰并沒有從外面招工,而是吸納周邊村民到廠里工作,手把手培訓。幫助解決當地60多人的就業。
“繡花廠開起來后,我們除了固定上班外,在農忙時,老板還會放假幾天收莊稼,還能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每月最低的能拿到1800元工資,最多的時候能有3000多元。”現在正在做成品加工的工人李慶敏介紹到。
劉峰算了一筆帳,從開始建廠以來,已經生產了各種繡花包50000個,大小包平均按一百元算,產值已經達到500萬元,由于質量好工藝好,產品已經遠銷往泰國、老撾、兩廣及云南、四川等地。
為了確保繡花廠夏季可靠供電,盤縣供電局保基供電所組織“綠箭服務隊”定期到廠里幫助檢查用電線路、開關設備,幫助解決用電方面的問題。
劉峰計劃明年擴建廠房,新增20臺繡花機,擴大生產,屆時繡。花機的數量增加到50臺,需要更多的工人。他的創業夢想正一步一步的變為了現實。他還想利用自己的技術、產品銷售渠道,帶動當地更多的有心人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