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川縣跳好“三步舞” 推動刺繡產業發展
炎炎夏日,微風輕輕吹拂,劍川縣金華鎮西門社區10多個白族金花圍成一圈,坐在環城西路路邊香樟樹下,穿針引線,不一會兒的工夫,一朵朵鮮花、一只只蝴蝶躍然于布上。
近幾年來,劍川縣采取多項措施,不斷加大布扎、刺繡產業的發展,“一雙繡花鞋”帶出大產業,變成“金花”致富的新路子。為上演好針尖上的舞蹈,劍川縣精心跳好“三步舞”,推動小小繡花鞋產業做強做大,讓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第一步舞是傳幫帶。靠張德和、劉利湖、趙懷珠等省、州民間工藝美術大師舞好龍頭,她們廣招徒弟,從事布扎、刺繡加工,同時把產品帶到國內國際大展上,擴大產品影響力,提高產品知名度。
第二步舞是搞培訓。近5年來劍川縣依托婦女創業、殘疾人就業等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布扎、刺繡培訓,僅縣婦聯就開辦培訓班25期,農村婦女1768人(次)接受了專業培訓后,帶領著鄉村姐妹在一針一線里,實現脫貧致富。
第三步舞是抓營銷,積極探索公司(協會)+基地+農戶和前鋪后店生產銷售模式。為推進產業快速發展,劍川縣推出各種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農民從事布扎、刺繡產業,在創業信貸上傾斜,2013年在上級支持下無償發放縫紉機100多臺,提高生產效益。金華鎮西門社區、文華村、向前村組建了3個協會、一個公司,從業人員達2000多人,有40個商鋪,年產繡花鞋20多萬雙,實現銷售總額達1000多萬元。
目前,劍川縣幾乎戶戶有“繡娘”,有專業縫繡人員3800多人,業余縫繡人員12000多人,其中有8000多人(次)參加過培訓。全縣從事布扎、刺繡的個體戶有34戶,農民專業生產合作社有4家,布扎、刺繡專賣店(鋪)68家,零售攤鋪達380多個,同時在麗江、大理、昆明等地開設10多個銷售網點,年銷售額達25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