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后遺癥凸顯 東莞鞋服業面臨生存挑戰
近日,東莞市中小企業局發布了一份《東莞市紡織服裝鞋帽產業調查報告》,參與撰寫該調查報告的業內專家們指出,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的升值,以及西方國家的再工業化對東莞制造業技術創新的沖擊,對出口貿易依存度大的東莞紡織服裝鞋帽企業,面臨著重大的生存與發展的挑戰。
據了解,東莞作為全國首批十大紡織服裝鞋帽產業基地之一,曾有令人矚目的飛躍,但如今卻內憂外患腹背受敵。
根據海關廣東分署新近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4月,廣東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992.2億元,增幅由一季度的2.5%擴大到4.1%,占18.2%,按出口額從大到小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下降9.9%;家具及其零件增長5.1%,鞋類微增0.2%;紡織品降幅收窄至4.6%;箱包和玩具分別增長20.1%和9.6%。在業界看來,這個出口數據“看上去不錯”。
不過,參與撰寫調研報告的專家看來,這對于東莞紡織服裝鞋帽產業來說,這種趨勢依舊不容樂觀。自從歐債危機以來,東莞外向型企業訂單一直有縮減的趨勢,出口訂單下滑的直接原因是歐美市場需求趨弱,客戶的采購意向降低。
雖然,歐債危機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是它的后遺癥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并沒有完全消除。專家指出,這主要是由于歐美經濟形勢還是呈現疲軟狀態,而服裝又并不是最重要的居民消費品,這就直接影響到東莞服裝業的出口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