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用品市場銷量持續走高 “戶外經濟”漸入佳境
隨著“戶外”這個詞離我們越來越近,要是有誰沒幾件沖鋒衣、幾雙登山鞋,好像趕不上潮流。的確,近幾年,戶外休閑運動在我市悄然興起,一些戶外運動用品店如雨后春筍,發展迅猛。一些大型商場紛紛開辟了戶外用品專區。
商場設戶外用品專區
在大金新百四樓滔搏運動城,有一個區域,集中了“圖途”、“天坡倫”、“花花公子(戶外)”、“圣弗萊”四個戶外品牌,而在去年上半年,這里還被幾個國內運動品牌占據。
到了11月份,由于看到了戶外運動的巨大市場,滔搏運動城戰略調整,從原來定位“休閑、運動”到“休閑、運動、戶外”。戶外店面也逐漸調整,淘汰掉兩個國內運動品牌,同時確定4個戶外品牌。
“調整大半年來,銷售非常好,基本上每一個單柜每個月都可以保證至少5萬元以上的銷售額,如果遇到旺季,一些品牌戶外產品更是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滔搏運動城賣場主管肖麗說,戶外品牌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店內的一些國產的二線運動品牌。
無獨有偶,早在2013年上半年,金虹商場就開始拓展戶外市場。
“之前有兩個店,但是規模不大,沒有形成聚集效應。”金虹企劃部經理張凱說,當時,他們十分看好戶外市場的前景,所以在原來擁有“探路者”和“天坡倫”的基礎上,引進了“獅牌”和“圣弗萊”這兩個品牌。
戶外用品店競爭激烈
據了解,戶外用品包括戶外包、戶外鞋、戶外服裝、服飾配件、專項裝備等。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而這些戶外用品成他們的首選裝備。可以說,戶外運動用品店的發展,主要得益于戶外運動群體的迅速增長。
也正因為如此,城區戶外用品店到處開花,競爭也愈發激烈。
一般來說,秋季是踏青的旺季,戶外產品熱銷在冬季。不過,昨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大多數品牌已經推出眾多誘人的優惠和折扣。在一家戶外用品店內,5折、6折的商品不少,甚至有3.8折的商品。
記者還了解到,很多經營者都將市場定位于“大戶外”,而并非針對專業戶外運動者,以拓寬銷售市場的方法,應對競爭。盛祥戶外的老板柯齊勝說,戶外用品的適應性強,特別是一些服飾,市民不僅能在戶外運動時穿著,在平時生活中同樣可以穿著,比如一件沖鋒衣就能夠防風御寒,非常方便。
“在休閑環境的引導之下,戶外裝備市場將實現井噴,并慢慢成熟。”張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