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發展的新疆紡織服裝企業
9月5日,正在召開的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紡織服裝產業館格外引人注目。在和田霸麗穆商貿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土耳其客商賈瑪力·艾里比爾流連忘返。
“我們土耳其人喜歡這個款式。 土耳其的大人小孩都喜歡穿這種衣服。 霸麗穆的產品,我要拿到土耳其區銷售呢。 600萬的合同簽了,我們以后還要簽更多的產品合同呢。”
吸引國內外客商的新疆服裝企業不止這一家。以內衣和晚禮服為主的新疆美麗亞娜民族刺繡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許多女士紛紛駐足,愛不釋手,很多人都在現場量身定制。新疆絲路霓裳服飾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人們被設計新穎別致的絲巾和時裝吸引。提起以前的新疆服裝企業,新疆服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黃星:
“我們新疆的少數民族服裝,我們的工藝,包括技術都遠比別人落后,包括我們的設計理念。”
這幾年,新疆出臺了《關于促進新疆服裝產業發展的意見》,每年拿出3000萬來支持服裝企業,主要用于企業的技術改造、市場營銷、擴大再生產。2012年,新疆服裝行業協會開始舉辦兩年一度的新疆十大民族服裝品牌企業評選。今年的亞歐博覽會上,他們評出了第二屆新疆十大民族服裝品牌企業。新疆經濟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梁勇:
“這些服裝企業明顯感覺到與前幾年相比他們有一個提升,至少眼界就開闊了??偟膩砜葱Ч€是非常好的。這幾年的服裝的產量是以30%在往上增長。從2010年的900萬件達到去年的將進四千多萬件。這就是進步。”
這屆亞歐博覽會上,新疆紡織服裝企業的表現讓人驚喜。他們抱團發展的勇氣令人振奮。9月5日,在和田地區的展位上,新疆壹俐綺服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新疆銘重制衣有限公司、新疆美麗亞娜民族刺繡有限公司、新疆愛勒塔記民族服裝有限公司、和田霸麗穆商貿有限公司五家企業聯合與新疆和田地區經信委、墨玉縣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及北京重機兄弟縫紉設備有限公司簽署了土地、廠房、就業和設備四份協議,要在和田地區建立一個紡織服裝品牌園。這五家企業都是第二屆新疆十大民族服裝品牌企業,他們雖各有所長,但生產規模較小,單打獨斗很難快速發展。新疆經濟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梁勇:
“他們抱團發展,捆在一起干,這是對的。我非常主張這樣的發展,因為那些今天行業里的龍頭企業,都是從小裁縫起來的。所以我們少數民族也要走這個過程。一步吃個胖子不現實。”
新疆銘重制衣有限公司以出口加工成衣為主,目前在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市場都有銷售網點,大部分產品還進入了俄羅斯和東歐市場。經過多年的調研,公司調整戰略,從單一的出口向以投資拉動出口的模式轉型,出口產品從中低檔的服裝向品牌化轉型。2013年被評為新疆十大職業服裝品牌。今年前8個月銷售額近900萬美元??偨浝矶蝹ッ鳎?
“我們五個人是各有特長的,比如多總他擅長設計、品牌這塊比較強,美麗亞娜的熱總設計、內衣方面比較強,艾總生產管理上比較強,我和烏不力在市場上相對強一些,而且烏總本身是和田人,對當地的了解是比較多的,人員的組織管理他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們這五家企業基本上互補的,強強聯合,在這個聯盟中我們慢慢壯大起來。前些年我們都在一些零散的小圈圈里打轉,我們的很多小企業大定單接不了,小定單吃不飽,大家在小定單上同質化的競爭。現在接大單我們非常有信心。”
新疆美麗亞娜民族刺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各種民族刺繡服飾于一體的企業。產品主要銷往阿塞拜疆、阿拉木圖、伊朗、土耳其、迪拜、馬來西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總經理熱孜萬古麗非??春眠@次合作。
“新疆服裝加工方面也好,服裝品牌建設方面,比起內地的一些中等企業至少要落后15到20年。這五個企業以前也是比較團結的,自治區出臺好多優惠政策,這五個企業通過自治區優惠政策也算是迎來了事業上、品牌建設上一個像春天一樣的景色。”
和田霸麗穆商貿有限公司在和田地區墨玉縣曾被村民們稱作農家院里的“集團公司”。他把成衣制造、艾德萊絲紡織、特色干果加工、玉石銷售等似乎完全不相干的經營項目用“霸麗穆”這個商標合理的融為一體。短短5年時間,從過去“上陣父子兵”的農村家庭作坊,發展到提供當地464個就業崗位的“集團公司”。目前公司旗下擁有一個服裝廠、一個艾得萊絲綢廠、一個手工羊毛地毯廠、一個干果加工廠和一所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公司董事長烏布力江認為,他們這次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
“我們和田的富裕勞動力多,現在這邊企業招工難,我給他們說,我當地人,我那富余勞動力你們用多少我給你們聯系。我們和田霸麗穆旗下還有一個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我可以給你們培養一批人才、一批學員,招工方面我可以解決的。我知道當地人的性格,我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教育。 我們3000人的合同今天簽了嘛,和田地區一萬個人就業的合同里面墨玉縣3000個人就業。 企業單獨發展,發展不了這么大的。聯合發展過程中,我們相互信任,我們各民族共同發展。我們五家企業的產品做到全世界。”
為加快推動新疆服裝產業發展,帶動就業,新疆于今年7月發布《關于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的意見》,計劃通過10年,使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吸納就業人數增至100萬人。同時,中央和新疆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包括設立規模為200億元左右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稅收特殊優惠、低電價優惠、紡織品服裝運費補貼、使用新疆棉花補貼、企業員工培訓和社保補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十項政策,吸引全國紡織服裝行業到新疆來發展。新疆經濟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梁勇: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政策洼地能夠吸引內地的紡織服裝加工企業,我們不僅有棉花原料優勢,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區域優勢和通道優勢。如果我們能夠吸納中國的紡織服裝企業出口到歐洲的十分之一,我們新疆就會增加300億的市場。如果有十分之一的企業能夠把服裝加工基地建在新疆,新疆整個紡織服裝產值起碼就翻一個120%。”
借著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的東風,新疆這五家抱團的服裝企業目前已經定購了2億多元的服裝生產加工設備,在和田地區墨玉縣招收了2000多名員工,同時接了不少的定單,9月20日他們就開始加工生產服裝了。
新疆壹俐綺服飾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辦12年來,由銷售收入只有幾萬元的小店鋪,發展為現在銷售收入3千多萬元的企業,服飾產品遍及疆內外及中亞地區。民族特色一直是壹俐綺產品研發和設計的的賣點。新政策帶來的利好,讓許多內地企業也紛紛想到新疆來發展,面對這種壓力,董事長多力空?胡加合麥提:
“我們這個品牌12年,確實依托我們中國強大的服裝加工能力、沿海內地加工企業的有力支持,才成為現在的新疆著名商標和新疆著名民族服飾品牌。這次新疆這么大的一個產業政策,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我們希望也歡迎內地的更多的企業來到新疆,我們可以合作開拓中亞的市場,也可以代理內地的品牌,也可以合作加工,也可以在這里投資,也可以開拓絲綢之路上的、打造中國的服飾品牌。”
單打獨斗走不出新疆,抱團才是新疆紡織服裝企業發展的趨勢,它不僅能使新疆紡織服裝企業的特色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還能為當地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