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耗資3000萬地標建成 意在推進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昨日,在音樂聲中,一個耗資3000萬人民幣的公共藝術作品——“自然混沌”——完整地呈現在東莞虎門當地人的眼前。一些人認為,這是東莞以藝術推進制造產業轉型升級邁開新步伐的標志。
“自然混沌”是比利時藝術家阿納•奎茲為“第五時尚藝術莞”量身打造的地標型作品。它高約30米,總重量60噸,采用金屬及歐洲圣高邦手工染色玻璃構成,歷時一年后最終樹立在虎門黃河中心大廈門前。
阿納•奎茲對該作品的解釋是,它第一眼看起來是不同的元素很混亂地扭在一起,凝固了運動中的維度。他想通過此作品來“干擾過路人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狀態”。整個虎門自然不能一成不變。
作為“世界工廠”東莞的重鎮,虎門是整個東莞30多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和近年來面臨產業轉型升級困擾的縮影。比如,虎門經濟在過去多年的發展中,服裝服飾產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至今仍是該鎮的第一大產業。
但最近幾年,伴隨著中國紡織產業戰略格局的調整,以及虎門服裝服飾業面臨的新形勢,該鎮服飾服裝產業競爭力正在下降。
虎門鎮最近提供的一份服裝景氣指數報告顯示,虎門服裝一直在處在“困境”中。調研報告顯示,以外貿出口為主的虎門服裝,2009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虎門服裝產業銷售收入和利潤一度下跌。
報告還顯示,2011年虎門服裝產業景氣指數與全國基本一致,但是已低于全國服裝產業景氣度,表明本地增長乏力,銷售收入偏低,2012受到歐債危機影響,虎門服裝企業陷入低潮,盡管銷售收入有所提升,但是利潤率增長和投資都較低,整個服裝行業形勢不容樂觀。
最近公布的一份名為《2014年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的報告顯示,在“2014年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鎮”中,虎門名列榜單第八位,虎門也是東莞唯一一個入選前十強的鎮街。但相對早些年而言,虎門已經從全國千強鎮的“頭把交椅”上走了下來。
虎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它位于珠三角幾何中心、世界第二大都市圈腹地、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交匯處,處于南沙國家級新區、前海新區、橫琴新區之間,與廣州南沙國家級新區一橋相連,是東莞唯一集高速鐵路、城際軌道、城市軌道、高速公路與粵港航線于一體的區域性交通樞紐。
虎門如何才能再次出發?在服飾產業方面,虎門方面表示,將以服裝產業為切入點,實現虎門經濟轉型與城市文化品牌重塑,以服裝服飾業的轉型升級帶動服務產業及其他配套產業的升級,促進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布局,促進虎門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自然混沌”是吳沫藝術策劃機構與廣東黃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藝術改變產業新平臺——第五時尚藝術莞項目的第一期。該項目總策劃吳沫對記者說,第五時尚藝術莞就是整合國內外一流藝術資源與東莞優質制造企業實現有效對接的平臺,進行合作研發藝術衍生品。
吳沫稱,下來,在前兩期項目基礎上,第五時尚藝術莞將從東莞鞋服、飾品等行業中優選百家優質制造企業,與國際知名藝術家、設計師、一線代工制造企業團隊合作,通過藝術授權、創意設計、品牌推廣等方式,打造100強服飾類藝術衍生品品牌,推動東莞成為全球藝術衍生品研發制造(采購)基地,幫助東莞制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在吳沫看來,在時尚產業方面,東莞制造企業在多年跟世界大牌的代加工中,已經完全能夠適應高品質的苛刻的生產標準,具有非常豐富的外貿營銷經驗。因此,東莞企業要對接全球藝術衍生品研發制造其實并不困難。
“東莞有很多優質制造企業,但是這些制造企業就像是散落在各鎮區的珍珠。”她對記者說,“而第五時尚藝術莞就像一根線,將這些優質制造企業串聯起來,形成品牌集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