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服裝裝備組委會前往臺州探討縫機發展機遇
十一月已過大半,寒冬也日益趨近,作為服裝上游產業鏈的縫制設備制造商也日益感受到市場競爭加劇、內外銷量疲軟、 高成本吞噬利潤、市場規模裹足不前的“嚴寒”氣息。自2008年至今,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先后經歷了由“大跌”至“大漲”,繼而逐漸趨于平穩的發展過程。2011年在國內市場先揚后抑、國際市場需求快速釋放的環境下,我國縫機業整體上保持了前高后低的增長態勢。
從宏觀上看,產銷數據全年持續增長,但同比增幅逐月趨緩。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測算,2011年我國縫機業共完成工業生產總值約643億元,同比增長16.9%。從行業效益來看,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同時受人力成本、人民幣升值等綜合因素影響,企業運營壓力不斷加大,資金鏈隱憂凸顯,行業因結構調整而帶來的利潤增長不斷遭到蠶食。行業虧損面擴大,虧損深度加深。
如何深化縫制設備產業品牌影響力、擴大縫制設備市場份額、整合服裝配套設備資源、搶占縫制設備市場先機。越來越成為眾多縫制設備企業所亟待解決的問題。臺州作為服裝縫制設備產業鏈集中區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臺州縫制設備生產商在內外銷速度放緩的低迷時期也紛紛選擇抱團取暖,通過積極參加國內外專業的設備展銷會集中展示產業優勢、以達到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突破營銷增速瓶頸,實現產銷雙贏。
在此基礎上,為了打造供需雙贏的平臺,在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業商會縫制設備流通分會的主辦下,上海服裝科技裝備博覽會組委會前往臺州實地探討縫制設備行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和機遇,展商客戶包括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曲折縫機、暗縫機、特種機等系列工業縫紉機以及多功能家用機、整燙機、封包 機、封口機、拉布機、裁剪機等300多個品種的縫制機械及其零配件設備制造商。
組委會項目組與當地縫紉設備聚集地的生產商面對面溝通,了解其真實的參展需求,有針對性的根據每個行業去邀請服裝設備采買觀眾到現場參觀選購,通過專業精準的營銷平臺并集合數十萬條專業的買家數據庫直達服裝生產企業目標客戶,在展商與采買觀眾之間搭建“綠色通道”,直接促進買賣雙方商貿互通。現場溝通下來,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一直謀求“走出臺州,走出國門”的想法,借助職業裝展在“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平臺打開華東以及全國市場,并以此為契機向國外服裝采購商展示中國服裝設備制造商的魅力,各企業負責人也希望通過參加專業的國際性展會——上海國際職業裝展會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現場接單、解決庫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規模發展效應,在2015年即將來臨之際突破產銷瓶頸,實現企業騰飛。組委會也將一直秉承“高端”“權威”“智能”“定向”“專業”的辦展理念,助力縫紉設備發展,為構筑服裝設備大發展、大集合共同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