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王子”北京當裁縫
王子的店是北京唯一一家專營非洲服裝的店,平均每三個月,他都會給法國設計師寄幾件衣服設計樣品,經過修改再寄回中國。與時裝之都的密切交流,使他的服裝很受歡迎。
王子出場了,一米八幾的個頭,雄壯魁梧。他跟我們打招呼,一臉陽光燦爛。
在北京平安大道,一個名叫埃菲布衣的店。店里掛滿了花花綠綠樣式別致的服飾,十足的非洲風情。而王子就坐在衣服堆中穿針引線,看他一雙大黑手靈巧地做著針線活,著實令人贊嘆。“在非洲,無論男女從小學開始都要上針線課,我覺得自己的針線活不比女孩差。”他憨厚地笑著說。
王子大約三十出頭,他的父親是非洲尼日利亞的一個酋長,他被人稱為Prince(王子)。來到中國后,“王子”成了他的中文名字,他索性把這兩個字繡到自己設計制作的衣服、包包上,一下子就成了店里最搶手的商品。“衣服基本都是我自己設計制作的,一般一個款式只有幾件,但是一種顏色的只會有一件,絕對不會有重復。”
喜歡當裁縫
2005年,王子隨非洲公司來到北京,第二年他就和中國合伙人開了一家服裝店,合伙人是女店長,王子則是助手兼裁縫。他們還有一個合作伙伴,法國設計師Bobo.王子自豪地說,他們的店是北京唯一一家專營非洲服裝的店。中國合伙人名叫Cathy.Cathy介紹說:“王子制作布包和衣服從來不畫草圖,而是直接上手,因為他不愿意讓藍圖限制想像力,也不喜歡只重復幾種固定的花樣,他更喜歡嘗試新樣式。”
“衣服的艷麗色彩全靠原汁原味的非洲染料,因此不但質地好,還不容易褪色。”王子說,平均每三個月,他都會給法國設計師寄幾件衣服設計樣品,經過修改再寄回中國。與時裝之都的密切交流,使他的服裝很受歡迎。
每當店里客人不多時,王子都會自己穿針引線,為了滿足身形比較肥胖或者對衣服有特殊要求的客人,王子還專門給他們提供修改和訂做業(yè)務。另外,王子還對服裝進行了本土化改造。他抄起一件絲綢服裝說:“這件衣服的款式是非洲的,面料卻是中國本地的,這種本土化的衣服賣得不錯。”盡管純手工制作使得產量降低,但他仍然堅持自己手工做。在他看來,手工制作的舒適和樣式都是機器生產沒法比的。
雖然不常回非洲的家,但王子仍謹記已過世的酋長父親的教導,比如不抽煙、不喝酒、多交朋友、對人真誠、不要過于追逐金錢。他還跟父親學會了做人低調,即使在尼日利亞,王子也沒有處處顯示自己尊貴的地位,唯一能夠看出他身份的,是他車上的一枚部族徽章。他說自己喜歡默默無聞的感覺,不愿被人看作高高在上的非洲王子。
王子的父親有10個孩子,5男5女。王子是老四,沒有繼承事業(yè)的權利,他開始自己闖蕩世界。王子在大學里的專業(yè)是機械工程,畢業(yè)后當工程師,收入不菲。但他很快發(fā)現自己并不喜歡這份工作,他說:“我從小學時就接觸裁縫手藝,相對于絞盡腦汁的工程師工作,我更喜歡動手當裁縫。”
天色漸暗,小店的客流并無減少的跡象。閑聊時,王子也不忘招呼前來的客人,不過他并沒有刻意去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