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以假亂真的“國際大牌”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曝光,很多專供淘寶、朋友圈的“國際大牌”其實都是來自廣州市白云區鳳凰路專業批發市場的“山寨”品。昨日,一位多年在白云區從事皮具行業的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其實不只被央視點名的國大鞋城等專業批發市場,在這一帶還有很多隱藏在出租屋內的售假窩點。雖然政府相關部門多次展開清查,但一直無法斬草除根。
批發市場晚上營業專售假貨
據央視記者報道,位于廣州市白云區鳳凰路上,不少批發市場白天關門,晚上營業,其中就有國大鞋城。該市場夜間營業的店鋪,陳列著各種國際名牌,而且每雙的價格僅幾百元。經調查,這些“大牌、價廉、新款”名牌鞋,既不是產自歐洲,也不是美洲生產,全部都是廣州貨。不過,雖是假冒名牌,但無論購買什么樣的產品,都能拿到一套看上去以假亂真的包裝,以及標明香港專賣店的看上去以假亂真的發票(其實就是在商場的走廊里現場打印)。
據了解,這些產品的銷售渠道主要是電商和微信朋友圈。這里甚至有專門培訓,比如“上某寶賣假鞋”更是這里的熱門課程。商場外面國內各家快遞公司都有柜臺,入夜以后快遞業務相當繁忙。
居民樓、出租屋暗藏售假點
“央視曝光的情況確實存在。”在白云區從事皮具行業的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不僅電商,其他的批發商也會來進貨。記者查詢發現,其實早在2012年年底,一篇名為《廣州國大等鞋城成淘寶店鋪假貨的集散地》的新聞已經見諸報端,可見造假售假情況一直存在。
據上述人士透露,廣州白云區鳳凰路上的專業市場“白天關門,晚上賣假貨”的現象從去年就開始出現了,當時做得還有所顧及。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已經是非常瘋狂,相當明顯。與此同時,電商發展如火如荼,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885 1億元,同比增長4 2 .8%;預計2014年有望達到27860億元。
“這一帶的商圈,除了鞋以外,還有皮具、皮包、絲綢等集散交易。”某專業市場的一位負責人士向記者表示,其實前一階段“三打兩建”活動對專業批發市場監管較嚴格,不少廣州出名的專業市場都開始轉型,售假的情況已經大量減少。不過,在這些市場周邊的居民樓、出租屋里,卻聚集隱藏了不少售假點,就算專業市場不敢賣,他們那里還在銷售。
據上述皮具行業人士介紹,其實工商等相關部門在街道的配合下,對出租屋售假點進行過多次“圍剿”,但清查之后沒多久,這些售假點又回來了。一方面因為藏得隱秘,另一方面,由于懲罰力度不夠,高額的利潤總是可以彌補損失,使這些售假點屢打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