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制鞋業面臨新機遇 愛瑪數控以科技助力發展
南美洲制鞋業發展迅猛
南美洲制鞋業勞動力資源較充足,生產成本中等,土地資源充裕,原材料供應充足,產業配套較完善,已形成產業鏈,內、外銷市場較大,產品以中檔為主并逐步趨高。最近這五年很多南美國家制鞋業發展迅猛,以厄瓜多爾為例,據官方協會“厄瓜多爾國家鞋子制造商會” 介紹,該國鞋類全球銷量從2009年至今每年都保持100%的增長速度。包括哥倫比亞、危地馬拉,以及傳統老牌的中南美洲制鞋國家如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等,這些國家原本皮革制品在世界排名一直都是靠前,隨著區域發展,一些國家的制鞋業已開始走上類似我國廣東沿海地區逐步向內陸地區發展的道路。
南美洲制鞋業競爭優勢
南美洲國家制鞋業顯現生機并促成他們在南美相對落后一些的國家鞋業迅猛發展的原因,追其究竟有三點:
一、工資差距
南美洲傳統有兩個世界有名的鞋業制造國家:墨西哥和巴西。這兩個國家發展制鞋業已有百年歷史,但因近幾年工資增長勞動成本上升,有些訂單在南美國家會逐漸外移。外移到的國家的工資水平大約在150-250美元的區間,相對于目前中國500-600美元人工成本的差距,南美國家在這方面有著先天的工資優勢。
二、距離差距
以整個北美地區如美國、加拿大的傳統鞋子進口大國來講,在經歷了金融風暴之后,很多鞋類貿易商希望通過降低庫存來化解風險,但以往很多訂單都是投放到亞洲,通過六十至九十天生產再海運四五十天才能運到美國,且到岸后商品能否順利銷售,中間環節有無可能發生變化不得而知。這種傳統遠距離生產及運輸的模式需要提前一季甚至大半年或一年的時間進行產品銷售預測,在當前網絡世界快速反應的格局下,再繼續提前一年去做預測已明顯不靠譜。于是在中美洲或南美洲一些國家發展制鞋業便成為北美貿易商的迫切需要,比如一些世界著名品牌如“Timberland”已在中美洲地區投資超過五千工人的生產工廠,以保證順應潮流性變化快速供應的訂單,保證北美地區的產品銷售。
三、傳統優勢
因為南美洲本身原材料、物料豐富,加之南美國家很多居民后裔是歐洲過來,他們傳承了歐洲制鞋的優良技術,能夠復制整個歐洲的完整制鞋產業鏈,包括做鞋的相關設計、材料、配套設備等,以使他們做出鞋子的品質和水準能夠符合大美洲的風格和愛好,也能夠提升他們鞋樣開發的準確性。
基于上述三點,令到南美洲的制鞋業優勢明顯。
訪問亞洲尋新發展商機
2014年9月30日,厄瓜多爾國家鞋子制造商會在厄駐中國大使館商務領事PAUL PENAHERRERA的 帶領下拜訪了廣東鞋業廠商會。厄方代表團有9家公司共15名代表組成(其中有厄瓜多爾最大的鞋子生產公司PLASTICAUCHO INDUSTRIAL),到訪目的是尋求鞋業制造技術、設備及制鞋原材料供應商。互訪在廣東新濠畔萬豪廣場七樓會議室舉行,雙方商會負責人就雙方供需情況進行了交流,增進雙方對彼此市場的了解。
廣東省鞋業廠商會副會長、東莞市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國權在會上分享了他們多年來在南美地區使用先進的數控技術推動當地制鞋業的發展所做的努力。愛瑪數控現已為南美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制鞋楦的整廠數控化生產設備、制作中底的自動化設備、制作皮鞋的相關數控皮革切割設備、鞋業設計軟件等,有力地推動了該地區的制鞋業的發展。環顧全球制鞋設備的銷售形勢,亞洲市場以量著稱,加之有廣大消費群體,愛瑪數控的產品設備在技術和成本上有非常大的性價比優勢,是受到南美地區很多國家的歡迎的主要原因。
交流會的最后廣東鞋業廠商會向厄瓜多爾主席LILIA ELIZABETH贈送了禮物,雙方締結了友好的合作關系;厄方商會也熱情邀請中國鞋機企業及商會到南美考察和發展,期望中方鞋機企業能提供有亞洲特色及優越性價比的產品,幫助促進當地的制鞋業發展。
點評:
南美制鞋業經過最近十多年的發展,一些新興國家和地區有著豐富的原材料來源、較低廉的工資成本、有著地理位置上得天獨厚的優勢(非常靠近北美市場),航運基本上可用天計(三至五天就能到達),類似大陸到臺灣、上海到韓國的距離。發展這樣短途運輸的生產鏈在改善很多國際品牌全球供應鏈、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并及時生產送達產品方面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隨著亞洲制鞋產業鏈的崛起,國內鞋材鞋機企業能以優越的性價比產品提供給南美國家,相信對雙方的發展都會有非常好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