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協會鞋業專業委員會2014年會落幕
近日,中國皮革協會鞋業專業委員會2014年會暨第三屆中國制鞋產業發展高層論壇在宿州希爾頓逸林酒店舉辦。當前世界經濟仍在低谷徘徊,中國經濟呈現新常態,鞋業進入周期性和結構性低谷的深度調整期,國際競爭力受到挑戰,內需增長降速,中國鞋業發展面臨眾多挑戰。與此同時,眾多轉型升級的新機遇開始顯現,例如改革紅利、技術進步、整體效率提升、產業梯度轉移與升級等。如何明辨行業發展機遇、領先一步引領轉型升級,成為打造中國鞋業可持續競爭力的關鍵之舉。因此,論壇以“新常態下中國鞋業轉型升級新機遇”為主題,聚焦新常態下鞋企如何迎接新挑戰,轉型升級中如何搶抓新機遇。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世成,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副主席王洪澤,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玉中、常務副秘書長聶玉梅,安徽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中共宿州市委書記張曙光,宿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史翔,宿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宿州現代制鞋產業城管委會主任張憶秋,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浙江省皮革行業協會理事長李偉娟等領導,以及來自各地方協會、鞋企、媒體代表共約300人出席了論壇。
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在論壇上作了《加快轉型升級促進行業平穩發展》的主旨發言,他指出在轉型升級的新常態下,我國皮革行業依然保持了平穩發展。今年1-9月,我國皮革主體行業銷售收入、利潤、出口增速分別為9.44%、12.99%和10.6%;銷售收入居輕工行業第八位,利潤總額居輕工第六位。除輕革產量下滑外,皮革服裝、毛皮服裝及皮鞋產量均為增長。他強調,形勢的發展倒逼皮革和制鞋行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而轉型升級將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他提出了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創新,并重點分析了在轉型升級中應特別關注的環保、科技、電子商務、消費市場、綜合成本、政策體系及產業集群轉移等焦點問題,引發與會嘉賓的廣泛討論和共鳴。
宿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史翔作了題為“搶抓承接轉移新機遇,推動制鞋產業新發展”的演講,介紹了宿州鞋業高起點打造產業集群的過程、取得的成就以及未來的發展目標。他提出的堅持規劃引領,明晰制鞋產業發展路徑;堅持整體承接,促進制鞋產業集聚發展堅持產城一體;堅持產城一體,增強制鞋產業發展活力;堅持行政推動,助力制鞋產業加快發展等宿州鞋業的創新做法,為中國鞋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趙萍以“消費市場發展趨勢與中國鞋業轉型升級”為題發表演講。她首先分析了中國消費市場發展的新常態,呈現減速換擋,消費保持中速增長;去政策化,內生增長模式鞏固;科技驅動,信息消費引領增長;無水份化,高端消費遭遇斷崖;結構優化,服務消費潛力釋放這五個特點。針對中國鞋業如何轉型升級,她給出了三個針對性的建議:入流,讓世界接受;文化,建立心理認同;傳播,提升品牌魅力。
臺灣鞋技中心總經理劉虣虣以“鞋技中心如何幫助鞋業升級轉型”為題發表演講,與大家分享了鞋技中心的成長和轉型之路。他以鞋技中心的變化為例,分享了“鞋是給人穿的,消費者的意見無比重要”,“只有創新思維才能有新出路”等寶貴的經驗,介紹了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等創新路徑,并分析了兩岸鞋業發展的不同方向,他強調,未來臺灣鞋業的發展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精致化,向意大利學習;二是自動化;三是環保鞋材的開發。
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宋曉武和ECCO(愛步)中國(廈門)生產總監張樂分別以“升級品牌•轉型思維”、“ECCO十年發展與挑戰”為主題發表演講。他們分別介紹了企業的現狀和在轉型升級中的做法、經驗。他們從實際出發,從不同層面,向與會代表講解了企業轉型升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