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市陵口鎮:擺脫傳統模式 打造制鞋名鎮
陵口鎮是丹陽市傳統皮鞋產業的主要生產基地,從事皮鞋生產及相關的企業有180多家,近年來,隨著不斷的發展,已由原來的作坊式,發展為標準化生產線,年均生產皮鞋4000萬雙,帶動1.5萬人就業。
爽足鞋業有限公司是陵口鎮眾多鞋企中的一家,由20年前五六個人的作坊發展成了現在的300多名員工,年生產皮鞋近50萬雙的企業。企業負責人告訴我們,陵口皮鞋依靠物美價廉才打開市場,但低廉的成本又注定不能走入高端市場,這一直制約著陵口皮鞋產業的發展。
爽足鞋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李泉告訴記者,陵口原有的模式是一些手工作坊,溫州當初也是這種情形,溫州當初學了廣東和臺灣的管理模式,在陵口大部分都在模仿溫州,就等于把傳統型的做法,現在改為機械的做法,但是機械的硬設備已經跟上了,但是它的軟件沒有一下跟得上,軟件就是溫州有導入經濟生產,有導入6S管理等等,這些東西陵口還在起步階段。
爽足鞋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說,真正的發展是2007年陵口鎮成立了皮鞋產業園以后,整個生產和銷售呈現出“井噴式”的快速發展,低廉的價格、優質的品質,讓陵口皮鞋在華東地區小有名氣。
爽足鞋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李泉表示,因為丹陽鞋具備了物美價廉的一個特色,也就是說丹陽鞋會比溫州的女鞋的價格,還要便宜到16塊錢左右,這樣的話,溫州很多的大型工廠都會到丹陽這邊貼牌。
近幾年來,雖然鞋子的銷售數量不斷在攀升,但款式、品牌創新能力、企業管理機制等存在的問題,成了陵口皮鞋贏得市場擴張、提高品牌知名度的瓶頸。為了突破這一瓶頸,從去年開始,陵口鎮政府將皮鞋產業集中區作為蕭梁產業園中的“園中園”來進行規劃建設,幫助企業貸款建廠房,有了新鮮“血液”的注入,皮鞋行業又有了新動力,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思維往前趕,管理往上學的理念傳遞給了每個企業老板,他們不斷加強技改投入,引進先進的皮鞋流水生產設備,目前,陵口鎮皮鞋企業中,已經有50%以上的企業在制鞋工序上實現了流水線、機械化的生產。眾多企業在代加工的同時,不斷學習先進地區的生產、銷售模式,并向國內先進企業逐漸靠攏。
爽足鞋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李泉告訴記者,在貼牌的過程中,丹陽就會學到了溫州的模式,和制作上面的工藝水平,這樣子的話,對其發展是有幫助的,最關鍵他覺得還是一個企業里邊的一個老板的觀念是在不斷地學習外邊的一個新的方式的話,那么沒有多久的話,就會跟目前國內先進的企業越來越靠攏。
為形成整體合力,擴大陵口企業知名度,去年陵口鎮成立了丹陽市陵口鞋業商會,倡導“抱團發展”理念,進一步整合陵口區域資源,建立互助機制;在新材料引用、款式開發上做文章,提升皮鞋區域品位和競爭力,與此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制鞋企業加快皮鞋產業設備升級,實現制鞋流水線和自動設備代替,擴大產能、提升質量。
爽足鞋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李泉表示,一段時間以后,按照這邊老板的思想觀念,和他的這種帶有高度性的理念,沒有多久的時間,他就能學到外邊比較新型的東西。等明年這個時候,別人明白過來就已經很難超越了,因為它現在已經在開始改進了,已經在著手改進了,不用多久,一個是觀念,一個是流程,一個是團隊的建設,這種打造好了之后,不是一般的企業能超得過的。
產品生產越來越多元化,老板也都動起來了,再也不是在家等待客戶上門,隨之而來的是陵口皮鞋在華東乃至全國知名度不斷提升,產品在全國各地的普及率也在不斷提高。為更好地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提高品牌的檔次和層次,實現品牌利益的最大化,下一步,陵口鎮政府將引進一批既有優質品牌又有產量的企業,敦促皮鞋產業做大、做精、做強,走打造鞋業品牌工廠基地之路,培育一批本土知名企業、品牌企業。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將陵口鎮打造成“中國制鞋名鎮”,成為名副其實的皮鞋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