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布達人”化腐朽為神奇
走進中山怡和園戚志紅的家,墻壁上、電視機柜上、沙發上,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拼布作品,零錢包、背包、空調被、寶寶馬甲、開關貼、香囊、拖鞋,絕對會讓初來乍到的你一邊嘖嘖驚嘆,一邊眼花繚亂。
當聽到女主人戚阿姨說“這全是用零頭布、舊衣服、舊被單做的”時,記者再次贊嘆。
舊物做了好多東西
“你腳上穿的拖鞋就是我用舊被單做的。”“這條被子的正面是我用8件舊t恤拼起來的。”“這條圍裙是用我老公的舊工作褲做的,還在上面繡了花。”“這個背包是我用舊牛仔褲做的,喏,這個圖案就是牛仔褲的口袋。”
前幾天,戚阿姨帶著記者滿屋子參觀她的寶貝,還一個勁地說,只剩這么點了,很多做得更好的拼布手工作品都送人了。
“自從知道我會做拼布手工以后,我成了社區中老年婦女的偶像,很多人都來向我討,舊物改造的東西最受歡迎。我只送不賣,答應了很多人,卻來不及做,現在成了‘欠債大戶’。”戚阿姨開玩笑說。可記者真心想說:“阿姨啊,你做得那么好,誰見了都想要呢!”
端午節快到了,戚阿姨又受邀參加香囊制作大賽,目前,她的一件香囊作品正在月河展出。
達人曾經是的姐
“你以前是在服裝廠工作的?”估計很多人會跟記者發出相同的疑問。
“不是,我以前是開出租車的。”戚阿姨跨入“拼布圈”不到兩年,在此之前,跟縫紉沒打過交道。怎么會突然對拼布手工產生濃厚興趣,連她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2009年,兒子上高三,戚阿姨把出租車賣了,專心在家陪兒子。兒子考上大學去了南京,她一下子空了下來,其間曾在中港城當收銀員,但沒過多久就辭職了,因為覺得沒勁。閑得發慌的她,一度靠玩電腦游戲、打麻將打發時間。
2012年8月,一個朋友送了她一本手工書,閑來無事的戚阿姨便照著書上的說明,買來一打襪子和扣子,還有一大袋pp棉,開始縫啊縫。很快,可愛的襪子娃娃誕生了。之后,她把襪子娃娃送給朋友和朋友的小孩,看著他們喜歡的模樣,那一刻心里超滿足。
從那以后,她就像著了魔似的迷上了手工活。春天,做衛衣、開衫、春款裙子;夏天,做背心、短褲、夏款裙子;秋天,做衛衣;冬天,做棉衣棉褲。衣服做多了,零頭布就用來做包包、掛件、拖鞋等。一年多時間,她做了300多件拼布作品,用壞了兩個電熨斗。
她還有自己的logo
做一個貓頭鷹掛件只要半小時,做一條拼接復雜的空調被需要3個月。這是戚阿姨現在的做工速度。
記者發現,戚阿姨做的每一件拼布作品上都有一個logo,上面畫了一個人在踏縫紉機,邊上有條小狗,寫著“就要事事樂”5個字。
她說,這是兒子幫她設計的,她開通的個人博客也是以此命名的,“我縫在包包、被子上的圖案,有些也是兒子幫我設計的。”看來,戚阿姨的拼布成績單里也有兒子的一份功勞啊!
“兒子和老公是我最忠實的粉絲,不管我做得好與壞,他們都會穿。”戚阿姨很感謝家人對她的支持。
家里老式的縫紉機不頂用了,她花大價錢買了個高級款,還配上了拷邊機、繃縫機,光是這3臺機器就投入了1萬多元。戚阿姨的家是躍層結構,樓上的躍層就成了她的工作室,大大小小的柜子里放滿了各種布料,連她家的魚缸也被用來放布料了。
“有的是舊衣服的布,有的是我向裁縫店買來的,裁縫店里有廢棄不用的零頭布,他們按斤賣,一斤五六元錢,我都成撿破爛的了。兒子叫我‘老改犯’,說我老是喜歡改造舊物。”戚阿姨笑著說。
戚阿姨在博客中寫道:“每天做做手工,聽聽音樂,看看書,看看電影,上網看看其他mm的手工作品,偶爾去逛逛街,逛街大多是為了購買手工材料,和朋友聊聊天……我真的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感覺很幸福。”
雖然欠了不少“債”,但戚阿姨樂在其中,她說:“我從不覺得做拼布煩。任何事情都一樣,一定要自己喜歡才行。只有喜歡,才會去琢磨、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