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激情 在线-欧美 日产 国产动漫-欧美 亚洲 激情-欧美 亚洲 丝袜 清纯 中文-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工業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網購衣服有瑕疵 裁縫店單周賺萬元

      元旦前又有一大波網購衣服向裁縫店“趕來”,一件56元的網購衣服,買回來改腳修邊要花25元。比起雙十一的“名牌大促”,剛剛過去的雙十二和圣誕節的促銷者多是小商家。買了好些幾十元的衣服,其中難免有不合身的,不合身咋辦?找裁縫店改呀!于是大學校園、小區周邊的裁縫店火了,一天接到的改衣單多達幾百上千件。在中大校園里,原來不溫不火的裁縫店,這兩年在網購改衣潮下火了起來,覃伯夫婦最近一星期僅靠給衣服修腳改邊就賺了近萬元。

      小裁縫店日接一兩百改衣單

      在中山大學小北門附近有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裁縫店。圣誕節過后,裁縫店兩側的衣柜、架子上堆滿了要修的衣服,店老板覃伯夫婦每天都要在小店里忙到晚上八九點,打烊前還陸續有學生從隔壁快遞公司取完快遞直接送到店里來。

      昨天,店里又收了幾百件衣服。自“雙十二”以來,覃伯的生意一直這么火,“一多半都是學生和年輕老師在網上買的,買了之后發現不合身,就送到我這兒來,讓我修個腳、改個邊什么的。”

      “今天打烊了,明天再改、下周來拿吧?”覃伯一邊整理改好的衣服一邊說,由于這幾天衣服積壓太多,老兩口有點忙不過來,“平時不忙的時候當天送當天就能拿走,現在只能讓他們3天以后來取。”

      大三學生戚琳琳是這里的常客。她這個月就送了3次網購的衣服。“前兩次是雙十二買的,還有一次是圣誕節買的,基本上是頭天網上秒殺,第3天收到衣服就直接送過來了。”琳琳有點不好啥意思地說,“雙十一大牌衣服打折多,卻不是我們消費得起的;到了雙十二和圣誕,小網店參與的優惠活動更多,衣服也更便宜,但這些衣服多少有些瑕疵,買了不合身又不舍得扔,就拿到裁縫店里改一改。”

      覃伯的手寫小賬本上記著,雙十二之后直到昨天,店里每天都能收到一兩百件改衣單,一個星期下來上千件,能賺近萬元,“雙十二和圣誕前后的衣服最多,一天最多有兩三百件,很多是直接從隔壁的快遞拿過來的。”

      以前艱辛維持 這兩年“逆襲”

      干了一輩子裁縫的覃伯說,他們上世紀90年代初來到廣州,親歷了裁縫手工藝在近20年的式微,但沒想到,這兩年隨著網購火起來,裁縫生意也迎來轉機。“我剛來廣州時到處給人做衣服,火車站、布匹市場、商貿城都工作過,那時候裁縫是個既賺錢又體面的行業,基本上不愁沒生意。”

      可是到了90年代中期,“裁縫做的樣式單一,各地開的成衣店、外貿店把我們的生意搶了。裁縫的手藝即使再好,那幾年也要轉型。”

      正是在那個時候,覃伯從商貿城搬出來,來到中大校園開了這家小裁縫店。“最開始幾年,雖然沒賺大錢,但還勉強過得去,因為那時候一個月租金才70元;后來租金越漲越高,現在月租金漲到了2000多元,比20年前足足漲了30倍,但收入卻沒漲多少,我們辭了一個幫手也還是沒得賺。”

      不過,從去年開始,覃伯的生意明顯好轉。去年十二月,覃伯接了幾千個改衣單;今年有了經驗,夫婦兩人提前10來天,就開始為雙十二、圣誕節和元旦購物季做準備了。

      記者發現,隨著生意好轉,覃伯裁縫店的工具也升級了,原來的店面只有一臺老式縫紉機,但現在換成了兩臺電縫紉機,覃伯稱,“以前做衣服主要用老式縫紉機,做一天衣服累得腰酸腿疼,現在用電縫紉機方便多了。蒸汽熨斗也比以前的電熨斗好,即使擱在衣服上也不會把衣服燙壞。”

      裁縫店主直言感謝網購節

      記者走訪了校園、寫字樓、住宅小區周邊的裁縫店,發現店面雖小,但生意都非常火爆。

      在石牌橋地鐵站附近,有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裁縫店。昨天雖然下著雨,但依然有很多人送來衣服,其中多數是網購衣服不合適或有瑕疵來改的。“現在,網購衣服不合身來改的幾乎能占到七八成。”裁縫店的老板說,“應該感謝網上一個連著一個的購物節。”

      “有時候在網上看上的衣服,即使沒有號碼,我也要買下來,拿去裁縫店改。”家住芳村的陳小姐對記者說,“如果價格百元以內,我一般不會拿去退換的,直接拿去改。”

      而在越秀區起義路附近,一家裁縫店日進改衣單兩千多件,甚至正在醞釀開網店承接全國的改衣生意。任師傅說,以前顧客多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現在很多年輕人也來改衣服,“很多人一次就拿好多件衣服來改,有時候連快遞的包裝袋都沒有拆。”

      記者隨后又采訪了天河公園附近住宅小區內裁縫店,發現有些裁縫店本身就是一家淘寶服裝店,有些還定做服裝。而近幾年網絡購物的紅火給他們帶去了不少生意。“很多人把網購的尺碼不合適的衣服拿到這里修改,因為住得近,很多人都成了老主顧。”東方新世界小區附近一家“社區裁縫店”店主王阿姨說,遇到尺碼不合適的情況,很多鄰居就把衣服拿到裁縫店來改,花個十幾元或者幾十元,算下來也比在商場買劃算。

      網店賠本賺吆喝 裁縫順勢把錢賺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不少賣衣服的網店,今年都經歷著“寒冬”;然而,線下的裁縫店則迎來“春天”。

      以覃伯的小裁縫店為例,一件56元包郵的衣服,改腳修邊要25元,而裁縫店的針、線、縫紉機損耗約1元、人工7.2元、店租0.5元、水電等雜費0.2元,成本共計8.9元,凈賺16.1元。

      而同樣是這件衣服,記者致電網店店主了解到,進貨成本是29元,從杭州寄到廣州快遞費(含批量優惠)11.5元,人工、水電等雜費共計5.1元。在不退貨的情況下,賣一件能賺10.4元。而一旦因質量問題須承擔退貨,這件衣服不但不賺,反而還賠4.6元。

      該店主告訴記者,由于店里銷售的多是小品牌的服裝,難免會有一些瑕疵,退貨概率在7%~12%左右。一個月辛苦賣上千件衣服,也只賺幾千元,而參加雙十二或圣誕促銷更是“賠本賺吆喝”。

      今年讀大四的“學生老板”錢勇感慨:“現在開網店的還不如線下做服務的,真是淘金的沒賺錢,賣水的卻賺大發了”。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