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批”今年再撤1300攤位
“目前這種大貨來、大貨走的批發業態,一定要從動批全部剔除。”昨天,西城區“兩會”召開,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動批搬遷,副區長孫碩開門見山。據他介紹,動批整個市場總攤位數約13000個,目前已減少了10%。今年,還將再減少1300個攤位。
搬遷不設時間表
動批到底何時搬遷?這一話題從去年開始升溫。昨天,孫碩回應說,其實,搬遷已經開始。
動批區域內,共有12家批發兼零售的商市場,總攤位約13000個。去年,整個動批市場的攤位數減少了1300個,占總數的10%。12家商市場之一的天皓成市場,已于本周摘牌撤市轉型。今年,動批減少攤位的數量,預計也在1300個左右。
孫碩介紹說,動批還有兩棟正在建設中的大樓,原本也要作為服裝批發市場使用,建筑面積共8萬平方米,自從本市提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產業的要求以后,產權方也及時調整方向,改為引入科技金融類企業。
對于何時搬完,孫碩坦陳,動批市場從形成到繁榮至今,經歷了三十年,它的搬遷不是拆遷,不能和普通的住宅拆遷或者征地畫等號,需要一個新業態替代舊業態的過程。他說,動批的搬遷,不是在某個時間段內把市場全部搬走清空,不會簡單地用“時間表”來限定。而可以確定的是,市場中的批發業態不適合首都功能核心區,肯定會有序退出。
河北、天津多地轉移
撤走的商戶都去了哪里?孫碩介紹說,目前,已經有市場經營方有意向到白溝、永清投資,有的商戶到天津、懷來等地的市場開拓生意,去向很多元化。“這都是市場主體的自主選擇。我們尊重市場規律。”孫碩說,要以市場來調節資源的配置,不會簡單地以政府的行政命令來決定。
目前,針對動批的遷移,越來越多社會力量也參與進來。地區部分企業、商戶和研究機構等成立了“北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協會”,組織成員到北京周邊的永清、懷來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和市場調研,同時收集來自社會的意見和建議。
西城區政府也積極同本市周邊多個市區縣,如天津、石家莊、廊坊等建立聯系,及時溝通信息。當地有不少服裝批發市場主動找上門來,表達歡迎動批商戶入駐的愿望。孫碩介紹說,去年4月,西城區就與廊坊簽訂了戰略協議,當地將建設批發業態的承接基地,廊坊市永清縣還正在籌建全產業鏈的服裝城,這些都為動批的老商戶提供了很好的選擇。
新業態還跟服裝有關
騰籠換鳥后的動批,還會跟服裝有關嗎?答案是肯定的。孫碩介紹說,通過數據分析和摸底調研,結合中關村德勝科技園的功能定位,在制定動批未來規劃時,基本確立了其發展的方向:即未來動物園商圈的服裝批發業態,將被服裝設計、展覽展示、電子商務等取代,整個區域將以科技、金融、設計、時尚為主要業態,形成一個新的商務街區。
轉型過程中,西城區提出“一家市場、一種策略”,會因地制宜對不同市場給予不同的個性化支持。“總之要探索出一條路徑,即產業升級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依靠必要的行政手段、嚴格依法推進。”孫碩說。
目前,天和白馬市場引入了設計師工作室,扶持自主品牌;萬容天地市場嘗試整樓層升級改造,引入時尚品牌;世紀天樂市場幫助商戶引入電子商務,改善經營方式;惠通永源市場把300個5到10平方米的小攤位,置換成幾十個大服裝店,引入品牌服裝設計師等。
天意批發市場也將疏解
動批走了,誰將是下一個?在西城區區長王少峰的工作報告中,天意批發市場被劃入疏解之列。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西城區今年將加快“瘦身”步伐,落實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加大業態調整力度,搭建政策宣講、信息對接、網絡交易等服務平臺,積極引導北展地區動批、天意等批發市場調整疏解,促進馬連道地區業態調整和產業升級,規范提升宮門口菜市場、香廠路市場等20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