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上的紡織服裝機遇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是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且沿線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國家大多處于經濟上升期,極具發展潛力。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推進任重道遠,絕非一日之功。毫無疑問,這對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必將帶來重大利好。對于紡織行業來說,也是調整產業布局,開拓新興市場,加快轉型升級,重構競爭優勢的難得機遇。在這一歷史進程中,中國紡織服裝企業如何把握政策紅利,提前布局,相機而動,值得認真思考和衡量。
近年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產業轉移與“走出去”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促進區域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開拓新興市場、分散貿易風險、促進當地就業等方面,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更廣闊的視野下,我們的企業應該將目光看得更遠,胸懷放得更大。
“一帶一路”勢必帶動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和投資熱潮。在此過程中,紡織服裝企業要徹底轉變觀念,將東部的技術、產品等優勢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勞動力、資源等優勢緊密結合,真正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在助推當地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促進自身的提升。以新疆為例,作為優質的棉花產地,一直吸引眾多東部沿海企業來此興業,但很多企業只熱衷把新疆當作棉花收儲基地,對于產業的后續發展并未投入太多精力。其結果就是企業沒有持續發展的動力,甚至草草收場,也很難真正促進新疆當地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在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部署下,新疆也出臺了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等諸多有利政策,紡織服裝企業更應當積極謀劃,爭取更多收獲。
更需關注的是,“一帶一路”規劃宏偉,貫通中亞、南亞、西亞、東北亞、東南亞等區域,涉及諸多國家和省份,民族眾多,風俗各異。這就要求行業企業要做好功課,多多關注各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認真研究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市場需求,提供真正適銷對路的產品,避免同質化競爭,盡最大可能將政策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
“一帶一路” 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也帶給紡織服裝行業更多的機遇。我們相信,隨著未來建設走向深入,紡織服裝企業只要做好功課,因地制宜,就一定可以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