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3.28 安踏特步等數十家體育用品企業高管南京聚首
體育用品制造業一直以來在體育產業中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是體育市場重要組成元素之一,隨著體育產業受到更多的關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傳統體育用品行業亟待轉型。尋找傳統體育用品制造的新方向,找到新的增長點,對于正在轉型中的國內體育用品品牌顯得尤為重要。
2月17日體育總局網站《中國體育用品業迎新機遇》一文中明確指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是以純民營經濟為主導的朝陽產業,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將會促進百姓健身需求和體育用品消費的增長,未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市場發展潛力依然巨大。《意見》提出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陽產業培育扶持,作為體育產業一支的體育用品行業也將因利好政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經歷了高庫存、大規模關店、業績大幅下滑等系列打擊后,國內運動品牌在2014年開始舔舐傷口,逐步調整自身的庫存和經營理念。與此同時,在各大運動品牌向零售轉型的同時,運動品牌的復蘇也指日可待。目前我國體育用品行業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用品制造國家,是全球能夠獨立生產體育用品種類最多的國家,體育用品企業已達4萬多家。據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的統計數字——全世界體育用品業有65%的產品是由中國制造,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體育用品制造大國。但由于受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體育用品企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缺乏必要的總體發展戰略、資金有限、產品技術含金量低,企業主要爭奪于中低檔市場、高端體育用品市場幾乎都被國外品牌占有等等。
風波之后的國內體育用品產業能否更好的乘借體育產業的春風重新獲得新的崛起,斯邁夫十周年產業年會也邀請了國內眾多知名體育用品企業齊聚南京城,體育用品行業作為體育產業中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通過各方觀點、力量相結合推動傳統體育用品產業革新,在全民健身、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之中帶動產業變革,汲取此前體育用品行業寒潮的經驗教訓。優化產業格局、提升國內體育用品品牌影響力顯得尤為重要。未來10年中國體育產業將達到5萬億的規模,用互聯網人的話來說這是一個無比巨大的“風口”。面對這樣的“風口”,我們既要有創新的思維,更需要務實的態度。
突破原有的經營管理方法,實現企業的創新,創新的首要前提是更新觀念;要創建、塑造體育用品企業的品牌并培養品牌的忠誠度;并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對產品進行技術創新是至關重要的。在“中國經濟光明論”的論調前提下,一面“體育產業爆發論”的旗幟從斯邁夫打出!集中優勢資源,發展優勢市場,以點帶面實現跨越式發展,是促進體育產業大從市場潛力礦藏得到井噴式大爆發發展的根本舉措。
看3月28日的南京,能否碰撞出體育用品產業的新火花,也看民族體育用品品牌能否在這一浪潮得到新的騰飛,我們有理由相信頂尖民族體育用品品牌將在體育產業著黃金是十年中誕生,看誰能扛起“體育產業爆發論”大旗,成就體育產業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