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森路的縫紉機小姐
剛剛升級準媽媽的向小姐,剪短了頭發,續起了可愛的雙下巴。每天下了班,喜歡逛逛菜市場,看看有沒有中意的菜和蔬果,因為遠在兩江新區上班的老公及永遠堵塞的交通系統,匆匆趕到家時,菜市場已接近收攤。“快一周沒有吃上肉了”坐在對面的向小姐樂呵呵的假裝抱怨。
因為腦子里總是冒出新奇的點子,立志做賢妻良母的向小姐花700大洋買回一臺縫紉機。在高效率批量生產的年代,她想把自己的創意變成看得見的物什。某個心情大好的晚上或是陽光燦爛的周末,向小姐便擺開從淘寶上精心淘來的原材料,漫不經心的開始縫制。有時是一只抱枕套,有時是一只便當袋,有時是一只洗衣機套,有時竟是個抽象派的“四不像”,她便安慰自己:這是藝術!令人驚奇的是,這幾近失傳的縫紉技術竟是老公手把手親自傳授。
美術出身的向小姐把家里打扮得溫馨而舒適窗臺上簇擁著多肉,客廳里隨意放著插畫,木質小格子擺著和老公一起購置的手辦和旅行紀念品,每一樣都烙上了自己的印記和感受,刻畫著生活的樣子。她說,其實生活能給予你的,就是你能給予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