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號型標準將重新制定 未來衣服將更加合身
你是否經歷過,有時買了兩件同樣尺碼的衣服,一件合適,另一件卻完全不合身呢?
其實,這便是服裝制版過程中,“號型”標準不一造成的。昨日,重慶市第三屆“十佳服裝制版師”大賽暨全國“十佳服裝制版師”選拔賽在西南大學舉行。該校服裝紡織學院副院長張龍琳表示,落后的標準已經難以滿足中國人近年來變化的體型了。
重慶缺5000制版師
在昨日的大賽中,31名制版師入圍重慶總決賽,他們中的10位將參加即將在江西服裝學院舉行的全國決賽。
據重慶服裝行業協會陳尚福秘書長介紹,制版師是把服裝設計效果圖通過精湛的技術在面料上進行分解,對設計進行修正和完善,使設計更加符合人體結構的專業技術人員。
不過,張龍琳表示,重慶目前制版師依然有5000人左右的缺口,而在高校畢業生中,因為行業交流的機會太少等原因,許多人不愿意步入這一行業。
服裝手工制版漸成歷史
“衣服好不好看是設計師的杰作,舒不舒服則是制版師的功勞。”實際上,制版師一直是服裝企業最重視的職位之一。
不過,傳統制版師手工制版的時代逐漸成為歷史。張龍琳說,隨著信息化技術和大數據在服裝行業的應用,國內服裝行業信息化程度提高較快,服裝手工制版逐漸被數字化樣板設計系統所替代。
張龍琳介紹,西南大學目前在西南地區擁有最大的數字化三維人體數據庫,建立了完善的數據分析和數字化模型構建研究體系。
以后的衣服可能更合身
昨日,張龍琳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制版參考的標準依然沿用的是1991年的號型標準,顯然不適用于現在。
張龍琳說,盡管1991年的標準經過3次修訂,但都是小打小鬧,基本上沒有太大改變。而正因為如此,不少企業在制作服裝時,就使用了自己的號型標準。這樣便導致兩件相同型號的衣服,版型卻存在較大差異。
張龍琳透露,目前中國服裝協會正在籌劃新的號型標準,“按照現在的中國人的身材進行標準制定。”不過,他也表示,這一項工程耗時耗力,并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